扬州文化旅游记
仙客顺口溜汇编
——仙客20160413P/0414-0423C—YZ107C
仙客前言
仙客者,全名清月仙客也,新浪博客之笔名。喜爱清风明月,盼作仙人之客。不爱读书好旅游,不爱烹饪好美食。旅游之地,必写随记顺口溜;美食之余,爱发微信以分享。游览之时,迷恋眼前之胜境;回来之后,查阅风土与人情。猴急急,一目十行囫囵吞枣补功课;急匆匆,一知半解搜肠刮肚写乱弹。雁过留影,旅游长知识;人去留文,旅行学文化。游时满眼风光乐悠悠;写时自娱自乐顺口溜。呵呵,人生都有限,百年几人得;哈哈,能乐且为乐,游行不耽搁。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再做说明,尽量不乱。却说四月十三日,正是烟花三月时。朋友八人一起游,一趟扬州一回忆。且作百篇顺口溜,能博一笑无所求。汇编刊发方便看,分享诸位以交流。
全文分为:瘦西湖综合11首、长堤春柳17首、徐园1篇、法海寺17首、五亭桥7首、二十四桥35首、大明寺19首,七篇共计106首及1篇。文字合计两万三,剔除引文四五千;算来还有约两万,笔钝写来不简单。是为序。
第一篇
扬州瘦西湖 文化旅游记
——仙客20160413P/0414C—SXH01C
仙客序言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和意境,在很早以前就深深印在脑海里,总想着有一天要看看扬州的三月烟花,可惜总未能如愿。今年的烟花三月终于实现了这一宿愿。一行八人,上午出发,中午到达,匆匆在一家全聚德餐馆吃了午餐,就赶时间租用了一艘摇橹木舟,巡湖而游了。一边赏春色美景,一边听导游解说,却也是悠哉游哉。舟行两站,便下岸,步行观赏万花园、小金山、五亭桥、徐园及沿途景观,确实风景优美,处处胜景,同时也体验到时时飘来是柳絮,烟花三月花扑面的扬州意境。总的感觉,收获颇丰,不枉此行。若问游了瘦西湖,有何感想且说出。印象最深是园林,桥亭台榭天下无。话说突出一个瘦,此瘦自有瘦道理,此瘦自有瘦典故,此瘦自有瘦秀气。
仙客有感文化旅行而赋顺口溜曰:
【仙客乱弹XK160413P0414C/SXH01C】
天下西湖三十六,惟有扬州独占瘦。
清秀婉丽狭长形,恰如其分瘦中秀。
【仙客乱弹——仿江南好调XK0414C/SXH02C】
瘦西湖,清瘦秀何处。一泓曲水如锦带,时放时收似飘拂。神韵有无数。
【仙客乱弹——XK0414C/SXH03C】
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建园有无数。
最为盛名在清代,康乾两帝巡六度。
但见: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天。
清代钱塘诗人汪沆将扬州西湖与杭州西湖作了对比,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此名字始得流行。一瘦字神韵活灵,便享誉天下美称。
瘦西湖之美,美在水,美在幽,美在小巧玲珑,美在精巧布置错落有致,美在园林亭台阁榭,美在文化底蕴,美在美食体系,美在冶春诗词三百载,美在扬州多美女,话语抑扬声柔细,哼起小调如唱戏,一曲唱罢一口气,再来一首才惬意。听曲听戏,颇有梦里吴音相媚好之风韵。瘦西湖之美,不胜枚举,美不胜收。如今单说风景之美。
【仙客乱弹——园林典型XK0414C/SXH04C】
瘦西湖之绝妙风景,乃湖上之园林典型。
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组合巧妙景外有景。
布置园中有园之艺术境界,史上便以二十四景而著称。
一湖碧水,曲曲折折;
小处见幽,自有瘦韵淋漓;
大处见巧,楼亭错落有致。
古人总结二十四道景,便是画龙点睛之胜境。
一、仙客乱弹二十四景(每二景一题)
【仙客乱弹——二十四景XK0414C/SXH05C】
1、时时串以卷石洞天,怪石老木取胜,可领略到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水中有洞,水中有天之风韵。如临烟雨江南,人入画卷。
且看相邻西园曲水,古之西园茶肆。往日旧观曲水逶迤,配有长廊,随势造型,起伏跌宕浣香榭。俨然湖上画舫,雕栏槅扇。
2、虹桥揽胜,今成园外之景,当时红栏板桥,桥上修亭,形若长虹,遂改“虹桥”。自古文人与雅士,在此扶栏凭吊,吟诗作对挥毫,一抒怀古之幽情,故此留下“虹桥修禊”之典故。
长堤春柳,古称扬州宜杨,杨广开凿运河,河堤植柳,长堤柳垂,柔丝拂水。多情最是扬州柳,柔情万种千媚,临水建有一亭,柳丛点缀红白桃,桃红柳绿倒影水中若天境。
3、荷浦熏风熏得游人醉,湖中种红荷,浦中种白莲,观赏荷花最佳点。
四桥烟雨雾锁江南魅,登楼去远眺,诸桥形不同,风格趣味迥然异。
4、梅岭春深,梅林凌寒开,春意盎然,处处梅绽蕾。
水云胜概,风吹香草堂;坐观垂钓,南屏春水廊。
5、白塔晴云,别业临青甸,前轩枕大河,曲廊半亭林香榭。
春台明月,相对望春楼,春台祝长寿,湖上台榭称第一。
6、三过留踪,东坡何所爱?仙老暂相将。三过平山堂,半生弹指忙。
蜀冈晚照,园前以石胜,中后竹水景。初日照万松,浮金叠翠境。
堂中有楹联:“一片彩虹迎旭日,万条金线带春烟。”
7、万松叠翠,相对万松亭,叠翠得此名。春流画舫清荫堂,风月清华绿云亭。
花屿双泉,园分东西岸,中间水隔之。水中双泉皆浮动,第一竹所有景致。
8、双峰云栈,景胜则在两峰间,猿扳蛇折,如龙游千里。瀑布三级,飞琼溅雪势澎湃,下临石壁,视觉立千尺。
山亭野眺,亭旁旧景筑台榭,台三四楹,榭则五六楹。廊腰缦回,阁道凌空可俯瞰,观音山下,闲眺之胜境。
9、碧玉交流,堂仿广州十三楼,依水而建,水清如碧,琉璃如玉,相映成画,造碧玉交流辉映。
临水红霞,内植桃树数百株,半藏楼阁,忽隐忽现,野树成林,庵前有亭, 但见茅屋三四间。
10、竹楼小市,杨广千里下扬州,曾在此处设夜市。竹楼小市卖花声,玉兰栀子和茉莉。
绿杨城郭,城边柳色问桥晚,楼上话枝拂座红。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扬州中。
11、冶春诗社,虹桥修禊活动中,冶春词兴独一代。诗风流韵三百载,冶春二字名不改。
香海慈云,浦水挖通连湖水,慈云一片海香中。如今建于小金山,观音殿门石刻明。
12、平冈艳雪,古代秋望之遗阜,周楠置亭于其上;遍植红梅雪花发,玉骨冰肌袭人香。
绿稻香来,旁有万亩稻花田,园内飘散稻花香。西有杏花村舍群,染色纺丝养蚕房。
正是:
二十四景似明珠,颗颗镶嵌玉带上;宛如一幅山水画,秀色浑然却别样。
小金山,五亭桥,二十四桥最繁忙。神来之笔似天然,巧工能匠技辉煌。
二、处处景色幽 时时别有天
瘦西湖,美丽景致在园林;人向往,点缀天然煞费心。
清人刘大观言:“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斯言准也,精也。沈复《浮生六记》中赞道:“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可见个体巧妙,总体绝妙。胜景引来文人多,脍炙人口篇章留,“烟花三月下扬州”、
处处都可寻风流。“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珠帘十里卷春风”、“绿杨城郭是扬州”等数不清的名言佳句,流传千古,为瘦西湖增添了耀眼的浓墨重彩。
仙客曰:【仙客乱弹——二十四景XK0414C/SXH06C】
放眼瘦西湖,十里湖光,清澄缥碧,花木扶疏,连绵滴翠,亭台楼榭,错落有致。
人文景观,独具风韵。最具特色的景观略说几处。
1、五亭桥
【仙客乱弹——五亭桥XK0414C/SXH07C】
人游瘦西湖,须到五亭桥。阴柔阳刚合,桥亭设计妙。
南秀北雄齐,形似莲花开。又叫莲花桥,慕名游客来。
2、白塔
【仙客乱弹——仿如梦令调/白塔XK0414C/SXH08C】
盐商富甲天下,一夜造出白塔。
乾隆一看到,惊喜而又惊讶。
白塔,白塔,传说是真是假。
3、小李将军画本轩
【仙客乱弹——小李将军画本轩XK0414C/SXH09C】
花为画之本,月为诗之源。西边两个扇形窗,东边两个六角窗。
窗外之所见,正是花和月。不同方位景变换,设计巧妙在上方。
4、二十四桥
【仙客乱弹——二十四桥XK0414C/SXH10C】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因桥而咏,桥因诗闻名。天下唯杜牧,万古诗流行。
赏桥上箫声,听船上歌声,闻岸边笑声,自有一番情。
若有配乐朗诵“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又堪称一绝,新添一胜。
5、徐园
【仙客乱弹——徐园XK0414C/SXH11C】
徐園二字为二体,笔力遒劲堪称奇。
妙趣横生有传说,版本不同各有词。
第二篇 瘦西湖长堤春柳
文化旅游记
——仙客20160413P-0423C/SXH01-17
(长堤春柳 冶春诗社 荷浦薰风
诗词楹联)
却说一行旧朋友,顺便游览到扬州。半天逛了瘦西湖,多少美景未曾溜。
回来补习做功课,赏读诗文不停休。二十四景留一半,期待下回再去游。
顺口溜溜是乐趣,这次暂发十七首。
——仙客题记XK160423C/SXH01C
【仙客开场白——随记XK160413P0423C/SXH02C】
春暖花开上扬州,长堤春柳三月柔。
一路风景如诗画,陶醉其中任悠悠。
只因来去皆匆匆,乘舟浏览难逗留。
无限景色不知赏,孤陋寡闻才发愁。
人家旅游有深度,仙客旅游少行路。
回来整理方知晓,旅行应该多踱步。
第一节 景点文化背景
【仙客顺口溜——旅游魅力XK160413P0423C/SXH03C】
旅游观景人人知,了解文化读诗词。
千古流传有魅力,故事楹联和历史。
一、长堤春柳
【仙客顺口溜——长堤春柳XK160413P0423C/SXH04C】
长堤自古多幽情,依依杨柳愁情生。
若是三月看垂柳,桃红相映笑春风。
【仙客顺口溜——柳绿莺歌XK160413P0423C/SXH05C】
长堤春柳莺歌鸣,二十四景古扬名。
三月柳絮如烟飞,最宜旅游赏风情。
【仙客顺口溜——绿丝绦XK160413P0423C/SXH06C】
一株杨柳一株桃,桃红柳绿景风骚。
依依万条绿丝绦,莺歌燕舞如画描。
2、歇脚亭
【仙客顺口溜——歇脚亭XK160413P0423C/SXH07C】
长堤歇脚亭,设在路中程。柔枝拂面轻,春风伴你行。
且把楹联赏,笔力多遒劲。诗情画意满,不得不摄影。
劝君停一停,看看好风情。人生太匆匆,乐趣无影踪。
陈重庆为“长堤春柳”景(当时有过街亭)题联云:飞絮一溪烟,凤艒南巡他日梦;新亭千古意,蝉嫣西蜀子云亭。不过这次没看到,或者说是没有拍到。
【仙客顺口溜——说亭XK160413P0423C/SXH08C】
西蜀子云亭,语出陋室铭。李白也有诗,长亭更短亭。
亭小名堂多,入诗更流行。歇脚理思路,继续好心情。
3、春波桥
【仙客顺口溜——春波桥XK160413P0423C/SXH09C】
堤边春柳应濯濯,春风不改湖面波。
乘舟遥望到徐园,小桥隐约烟柳遮。
【仙客顺口溜——XK160413P0423C/SXH10C】
波生波退堤前草,烟花三月景色好。
杨柳远烟到亭桥,相思自然不会少。
二、长堤春柳相连仨景点(虹桥揽胜、冶春诗社、荷浦薰风等)
1、虹桥揽胜
【仙客顺口溜——虹桥XK160413P0423C/SXH11C】
今桥四十年前建,旧时虹桥看不见。
流传乞丐能作诗,乾隆感叹也称赞。
2、冶春诗社
【仙客顺口溜——冶春诗社XK160413P0423C/SXH12C】
兰亭修禊开先河,饮酒赋诗乐呵呵。
冶春诗社也学习,三百余载风流多。
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垂杨往事多魂销,百年零落让人愁。
【仙客顺口溜——虹桥修褉XK160413P0423C/SXH13C】
太平盛世文化兴,虹桥修褉应时生。
诗风流韵三百载,多少诗词咏风情。
3、
“荷浦薰风”与净香园
【仙客顺口溜——荷浦薰风XK160413P0423C/SXH14C】
荷浦依旧在,薰风依旧来。
烟花三月去,莲花还未开。
4、“香海慈云”与净香园
【仙客顺口溜——香海慈云XK160413P0423C/SXH15C】
旧时净香园,内设来薰堂。
堂内有重屋,屋供观音像。
窗棂海云龛,龛上大士像。
紫云盛宝界,一片氤氲香。
第二节 景点诗词楹联文化
【仙客顺口溜——旅游看文化XK160413P0423C/SXH16C】
没有历史没积淀,没有故事则平淡。
有了人文有灵魂,诗词灿烂楹联满。
长堤春柳楹联
【仙客顺口溜——咏楹联XK160413P0423C/SXH17C】
楹联是诗眼,诗词可凝炼。但看一副副,越看越留恋。
古人用推敲,拈须几欲断。一字值千金,佳话人人念。
第三篇 瘦西湖徐园
旅游随记
——仙客20160413P0417C
烟花三月(4月13日),游了一趟瘦西湖,对徐园印象特深。穿过长堤春柳和桃花坞,便是徐园。徐园者,徐宝山之祠堂,瘦西湖之经典园林也。徐宝山何人?他曾任军长,实为扬州霸主,乃身跨青红帮、传奇式有争议之复杂人物。徐园所建,历时三载,中途款绌,以致停工,多方筹措,方以为继,当时所耗,三万余银。园中有荷池,黄石叠砌之,外有曲水流,引水到塘池。池与湖相通,水波生韵致。过池是馆轩,取名听鹂馆。取意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园内还有羊公片石、春草池塘吟榭、冶春后社、疏峰馆等名胜。院落工整,起承转合,错综有致,又具变幻。园林所有元素尽在其中,厅榭馆廊,池塘石桥,花窗粉墙,花木竹石,美轮美奂。听鹂馆前陈列大铁镬二具,并有《铁镬记》碑文,相传为宋箫梁时镇水之物,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今人应该谢古人,方得如此绝妙景。绕过徐园走,便到小红桥,相对小金山,湖面骤然开。
如今言归正题,且说徐园景色。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徐园门额题字故事,二是听鹂馆,三是春草池塘吟榭与冶春后社,四是《徐园铁镬记》碑及作者,五是《徐园碑记》,六是徐园楹联选读十四则。
一、门额题字故事
1、徐园月洞门,恰似盈盈圆月,门额“徐园”二字,字径逾尺,一字一体,笔力遒劲,雄浑酣畅。透过此门,一望内景,小桥流水,荷香飘送,翠柳蝉鸣,黄鹂婉喉,犹如一幅山水画,似扇面小品,“徐园”二字,乃绝妙题款。
2、“徐园”二字有故事,游人至此觉稀奇。各种版本来演绎,众说纷纷解说词。导游如此说:当年题额的吉亮工看不起这个盐枭出身、目不识丁的草莽英雄“徐老虎”写“園”字时,竟用绑腿布故意把框里的“袁”字写得像个“虎”,暗讽徐老虎是笼中之虎,寓困兽之意。吉亮工自号“风先生”,每遇狂风就笑,笑不止就大哭;还时常与风对语,风先生也许有点疯,他写“徐园”的故事,看来也是迷雾重重。
另一版本说,徐园二字非风先生专门题额,而是风先生受徐老虎邀请,时间大约在春季,春风扑面,景色别致,酒酣欲醉时,兴趣要题词,一声墨宝来伺候,挥洒写就八个字。哪八字,“清风徐来,春色满园。”
(二至六略)
第四篇 扬州瘦西湖
掠影法海寺
——仙客20160413P-0416C/FHS01-13
烟花三月,下了一趟扬州;半天时间,游览西湖之瘦。
来也匆匆,走马观花不周;去也匆匆,留下再来念头。
如今且说,匆忙一拐法海寺;有何感想,印象深深三件事。
哪三件?楹联赋文和壁图。啥体会,积德行善是通途。
【仙客作4-16FHSB1】
一、法海寺楹联【仙客作4-16B2】
仙客解读词二首曰:
扬州莲性寺,康熙把名赐。
原名法海寺,今复旧名字。
自古何处多名胜,深山幽谷寺兴盛。
没有寺庙不成景,有了寺庙闹中静。
仙客曰:【仙客作4-16B3】
虔诚走入莲性寺,大雄宝殿先看见。
但见门柱二楹联,黑字金底入双眼。
且赏楹联:
1、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仙客乱弹解读——XK160416C-FHS01】
晨钟敲响,暮鼓擂鸣,一天就此匆匆;
世间众人,求利求名,过客都该警醒。
经声导归,佛号众生,放下才能修行;
苦海无边,回头岸清,迷路知返方成。
2、善渡群生,人成即佛成,到此悉由忠孝路;
导归极乐,心净则土净,从兹共入圣贤门。
【仙客乱弹解读——XK160416C-FHS02】
百善孝为先,忠诚人本源。放下屠刀去,成佛到西天。
普渡众生心,引导人行善。人成即佛成,忠孝魂所牵。
仁孝心永存,邪恶扔一边。阿弥陀佛念,行善入圣贤。
导归到极乐,正果所必然。心净则土净,入门一念间。
3、法海寺对联选录九则
3-1水曲山如画;溪虚云傍花。
——佚名集罗邺、杜甫诗题扬州瘦西湖莲性寺
【仙客乱弹解读——XK160416C-FHS03】
一泓碧绿泉,应是源于天。洒落到人间,漫流成弯弯。
水边山如画,山边水更佳。但见悠悠云,相伴岸边花。
3-2 寒香生寂磬;山翠滴疏棂。
——龚贤题扬州瘦西湖莲性寺
【仙客乱弹解读——XK160416C-FHS04】
寒香生寂磬,闲阶无草青。山翠滴疏棂,人静则性灵。
市朝人长醉,梵音催我醒。山水常为伴,相与两忘形。
3-3 三山近将引;紫极遥可攀。
——王澍题扬州瘦西湖莲性寺
【仙客乱弹解读——XK160416C-FHS05】
扬州有三山,旧说不出头。
三山近将引,紫极亦可求。
(三山指倚山、巫山、康山)
3-4 醉月花阴竹影;吹风水槛山亭。
——朱佐汤题扬州瘦西湖莲性寺
【仙客乱弹解读——仿如梦令调XK160416C-FHS06】
醉月花阴竹影,水边寺庙寂静。
试问世间人,难得寻此心境。
风景,风景,吹风水槛山亭。
3-5 数片石从青嶂得;一条泉自白云来。
——王澍题扬州瘦西湖莲性寺
【仙客乱弹解读——仿虞美人调XK160416C-FHS07】
数片石从青嶂得,在此人人乐。
一条泉自白云来,弯弯曲曲时紧时松开。
西湖若无青嶂月,何必有楼榭。
杞人忧天愁白头,只恨当时不生在扬州。
3-6 风情合作湖山主;歌吹宁虚花月辰。
——程南溟题扬州瘦西湖莲性寺
【仙客乱弹解读——仿虞美人调XK160416C-FHS08】
风情合作湖山主,逍遥自在处。
歌吹宁虚花月辰,良辰美景欣赏乐于心。
乐山乐水乐清静,才有好心境。
返璞归真在自然,舍去旁骛修炼就是仙。
3-7 槛前春色长堤柳;阁外秋声蜀岭松。
——魏嘉瑛题扬州瘦西湖莲性寺
【仙客乱弹解读——仿虞美人调XK160416C-FHS09】
槛前春色长堤柳,美景常常有。
阁外秋声蜀岭松,四季青翠都在笑迎中。
夏赏荷池花艳艳,暑意悄然减。
冬来白雪伴梅花,清静书院读书景色佳。
3-8 供桑梓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
快春秋游览,一隅邱壑是新开。
——贺君召题扬州瘦西湖莲性寺
【仙客乱弹解读——XK160416C-FHS10】
建阁何所为,桑梓可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最舒心。
知书方达理,春秋快游览;新开一隅山,经史里边看。
【仙客注释:贺君召,字吴邨,清山西临汾人。云山阁:在江苏扬州夕阳双寺楼之西,贺君召于雍正间建,称贺园。本为宋陈升之吕公著旧址,就其地重建,并因其旧名。桑梓:喻故乡。此代指故乡旅寓扬州的人士。小筑:形容环境幽静的小建筑物,相当于别墅之类。丘壑:深山幽谷,多指隐居处所。这里指园林营造的假山、池塘。新开:新建的。联语未写云山阁园内外的风光景致,而突出建阁为桑梓人士提供讴吟和游览之所,体现作者的一种豁达的境界。刘邻初题“云山阁”一副五言联大可作此联注脚来读:“宛转通幽处;玲珑得壮观。”】
3-9
一枝孤塔,似白鹤飞来,试添金碧楼台,便成北海;
几度游人,被黄鸡催老,那得乾嘉耆旧,与话南巡。
——陈重庆题扬州瘦西湖莲性寺
【仙客乱弹解读——XK160416C-FHS11】
一枝孤塔,一夜建成太精彩;似白鹤飞来,点缀堪称嗨。试添金碧楼台,便成北海。盐商富豪,高招如此意外;引无数英雄豪杰,折腰点赞称豪迈。
几度游人,谁道人生无再少?被黄鸡催老,急中生智脑。那得乾嘉耆旧,南巡新造。人有压力,化为动力才妙;看古往今来万事,瞬间转机抓好。
【仙客注释:白塔:在莲花桥畔的莲性寺。白鹤:鸟名。又名仙鹤、仙禽。古代有关神仙的传说,往往有白鹤相随。金碧楼台:指用金和玉筑起的楼台,形容楼台色彩异常华美,壮丽奇观。北海:指北京中南海,中海、南海与北海统称“西苑”或“西海子”,是一座景色幽美,建筑堂皇的皇家宫苑。黄鸡:黄羽毛鸡。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词:“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老:指人的年龄随岁月增长而变老。乾嘉:清乾隆、嘉庆年间。耆旧:年老的旧日好友。南巡:指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巡江南。联语咏物抒怀,比衬贴切,纵横开合,追昔抚今,别寓慨叹。】
二、法海寺壁图【仙客作4-16B4】
这次参观法海寺,其实只是匆匆一瞥矣;
前后不过几分钟,实有到此一游之嫌疑。
实在太匆忙,没有时间看。照片没几张,印象也淡然。
唯有壁图和楹联,几则赋文记心间。
要问壁图啥内容,多是劝人要行善。
且看法海寺壁图——因果图鉴:
仙客曰:【仙客乱弹解读——XK160416C-FHS12】
只拍这三张,内容今补上。地狱变相图,应是第五章。
其余没拍到,这里暂别谈。待到下回去,拍好再补全。
仙客曰:【仙客乱弹解读——XK160416C-FHS13】
生命本无常,人生愁日短。一口气不来,撒手人寰间。
生命不复在,又有啥留恋。
人人难免有一死,死后可知去哪里?
往生极乐人人求,地狱魔鬼人嫌弃。
生前所造因些些,轮回报应果一一。
地狱变相图,简练又通俗。人堕地狱里,罪报有无数。
若问啥原因,都是前生孽。造孽遭报应,看图就理解。
真诚发露忏悔,即可远离罪报。一意孤行任性,应知来世被烤。
三、文赋
2、因果歌
【仙客解读,几处不明,暂时空白,留待补正。所解错漏难免,欢迎大家指正。】
恶是犁头善是泥,与人为善佛无欺。铁打犁头年年换,未见田中换烂泥。
善恶分明经渭水,日月高悬有天地。因果相随应佛理,蒙括造笔留长天。
赵高害人遭车裂,鹏举英名盖千古,秦桧长跪几千年。
董卓作恶点天灯,严嵩带枷夜归西;恶贯满盈贾似道,尸抛荒冢狗充饥。
和珅贪婪有白绫。杨◎不孝遭剥皮。营私大奸魏忠贤,荒野郊外血污地。
弄权误民杨国忠,马嵬坡下遭马蹄。多择短命不丈夫,史公梅花天下奇。
心中无私存正气,关圣才能走单骑。太公去邪能封神,袁盎舍施洛阳纸。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过来时早与迟,切勿损人昧良心,孝悌忠孝时时守,阿弥陀佛刻刻记。
善恶只在一念里,因果报应菩萨知。行善积德同一体,认真修行出苦池。
灵山佛陀行止苦,下去容易上来难,逆水行舟过险滩。嫦娥后悔偷灵药,葛洪不炼还魂丹。戒律精严是命脉,无穷佛法理妙含。西方道路不平坦,曲曲折折又弯弯。
我劝世人去行善,法座修炼悟玄机。莲花台上有你站,劝君常穿百衲衣,四大皆空人生谈。五湖四海飘零去,菩提树下不严寒。脱离人间是与非,功名利禄不再攀。万里长城今犹在,秦皇汉武镜中看。红尘滚滚水向东,苍苍茫茫昆仑山。
风景如画天更蓝,醒悟明灯照你我。晨钟暮鼓法音弦,极乐世界在召唤。
释迦牟尼有佛眼,芸芸众生都在看。只须不做亏心事,◎◎◎◎光灿灿。
韦陀利剑握在手,当心来世猪狗变。请君听我因果歌,广种福田灵山见。
第五篇 扬州五亭桥 文化旅游记
——仙客顺口溜20160413P/0420C-WTQ01-07
却说仙客一行,烟花三月之际,匆匆来到扬州,便去兜风猎奇。闻说五亭桥,扬州之标志,建在瘦西湖,胜景无人比。摇橹乘舟去,悠悠赏古迹。但见春波荡荡,水清缥渺微风起;眼帘两岸胜景,错落有致比比是。欣赏江南山水画,不如到此游一时。不仅文化底蕴深,更兼风景绝秀丽。喜欢赏桥之朋友,不看五亭太可惜。自古扬州尽繁华,何处有桥与之比。
桥梁专家茅以升,曾有评价说得好。赵州桥是最古老,最为壮美芦沟桥,最具艺术特色美,还是扬州五亭桥。
可谓人到好扬州,不到五亭桥堪忧。如此美景没欣赏,别说你把扬州游。
——【仙客乱弹XK20160420C-WTQ01】
一、五亭桥掠影
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WTQ02】
史上多称五亭桥,形似莲花开得妙。
所以正名莲花桥,其实记住才是好。
掠影了一回,没有人引导。身在绝景中,感觉还没到。
人家在摄影,我也拍拍照。可惜拍不多,回来但嫌少。
再看其资料,搔头费尽脑。图片虽有限,不妨看电脑。
文化底蕴多,先把文字找。编辑成一集,总体是粗糙。
1、话说五亭桥
【仙客乱弹XK20160420C-WTQ03】
银光洒照五亭桥,十五桥洞十五月。
天上应无此美景,人间唯有此桥绝。
五亭桥者,似瘦西湖之腰带,通南北之枢纽,又扬州标志建筑物也。其阳刚阴柔巧妙结合,南秀北雄浑然一体,建筑风格独树一帜。
仙客词:【仙客乱弹XK20160420C-WTQ04】
白天赏景人如潮,桥上桥下皆愉悦。
最绝风景是映月,难得此时又此夜。
仙客仿忆秦娥调曰:【XK20160420C-WTQ05】
扬州好,西湖景色最奇妙。最奇妙,妙哉瘦韵,风景俊俏。
遥想盐商有银票,迎接帝巡赶工造。赶工造,星夜兼程,奇迹难料。
2、五亭桥铭文欣赏
【仙客乱弹XK20160420C-WTQ06】
修桥铺路为善事,捐款积德出大力。
几度重修几度毁,庆幸如今留古迹。
漫步桥上看风景,应思古人之伟绩。
好在桥墩是坚石,兵毁尚能保桥基。
二、五亭桥楹联赏析
【仙客乱弹XK20160420C-WTQ07】
扬州好,西湖瘦,五亭桥上风景秀。
凭栏远眺千里波,水榭风亭眼底收。
摇橹乘舟桥下过,工字桥洞洞相通。
十五桥洞十五月,绝奇夜境胜仙宫。
第六篇 二十四桥明月夜
扬州自古名胜多
——仙客文化旅游顺口溜20160420C-ESSQ01-35
【仙客序言】
江南去旅游,必须到扬州。扬州明月夜,千古尽风流。
又何况烟花三月,更难耐花满枝头。赏美景摇橹泛舟,好心情随处溜溜。
当年读诗羡慕,二十四桥明月夜;如今再也难寻,玉人何处教吹箫。
不管怎么说,不枉此行记忆深;整理一整天,终于完成发博文。
看官且听仙客道,旅游旅行却不同。我爱旅游更爱行,循着足迹觅风情。
每次回来要思考,顺口溜溜便不停。我把喜悦分享你,三十五首任君评。
是为序。
【仙客开场白词曰XK20160420C-ESSQ01】
却说三月烟花明媚天,仙客一行飞游瘦西湖。
去时乘船有个小导游,回来漫游悠悠随意处。
上岸眼前所见熙春台,相传应为清帝来祝寿。
旁边一楼两层歇山顶,上悬牌匾郑燮望春楼。
往北二十四桥入眼帘,春波荡漾岸边多杨柳。
可见小李将军画本轩,门窗设计就如画框秀。
人在桥上看风景,九曲弯弯吹萧亭。
正逢盛花是紫藤,游人留恋醉春风。
一、二十四桥景点解读和乱弹
【仙客乱弹二十四桥五大景XK20160420C-ESSQ02】
先说二十四桥景,主要景点为五处。
熙春台连望春楼,二十四桥最显目。
小李将军画本轩,湖光山色锦窗入。
十字阁里四面窗,尽是楹联任君读。
二十四桥主要景点有熙春台、望春楼、二十四桥、小李将军画本轩和十字阁,下作简介。
1、熙春台
熙春台,相传是扬州盐商为清代皇帝祝寿的地方。为给皇帝祝寿,花费万金建筑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可见当年扬州盐商的富有。然而,它的宏伟气势、精巧结构,却又显示了扬州园林无限魅力。
1-1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03】
扬州最富是盐商,迎接帝王占风光。
不惜花费金万两,造得楼台尽辉煌。
1-2仙客又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04】
却说熙春台,乾隆年间造。
汪廷章所建,子孙再修好。
“熙春台”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徽州歙县盐商汪廷章所建,后由其子按察使汪焘、候选道汪元珽重修,其孙汪承壁再修。《扬州画舫录》卷十五载:“春台祝寿在莲花桥南岸,汪氏所建。由法海桥内河出口,筑扇面厅,前檐如唇,后檐如齿,两旁如八字。其中虚棂,如折叠聚头扇。厅内屏风窗牖,又各自成其扇面。最佳者,夜间燃灯厅上,掩映水中,如一碗扇面灯。”“熙春台在新河曲处,与莲花桥相对,白石为砌,围以石栏,中为露台……一片金碧,照耀水中,如昆仑山五色云气,变成五色流水,令人目迷神恍,应接不暇。”此处建筑于嘉庆后毁圮。
1-3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05】
历史总是多折腾,毁去多少好名胜。
春台明月曾经在,几度被毁无影踪。
1-4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06】
春台明月又复建,改名就叫熙春台。
熙熙攘攘兴高去,就如参加盛宴来。
1-5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07】
二楼悬匾“熙春台”,“春台祝寿”一楼现。
两柱悬挂长楹联,玉女吹箫图可见。
2、望春楼
2-1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08】
望春楼上望春好,绝胜景观真不少。
中秋赏月何须找,双桥彩虹如画妙。
“望春楼”在“小李将军画本轩”东侧。面西二层五楹,歇山顶,飞檐翘角,镂空花脊,四面廊,栏板雕云月。上层面西悬“望春楼”匾,集自郑燮墨迹。柱上楹联为“飞阁凌芳树,双桥落彩虹”,集自张九龄、李白诗句。卸去门窗二层就变成了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下层南北两间分别筑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内有楼梯过道。“望春楼”北沿墙叠黄石假山。
2-2解读楹联:飞阁凌芳树,双桥落彩虹。
◎飞阁凌芳树,出自唐朝张九龄《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
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09】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花开处处艳,鸟赴一群群。
携友同游览,临风尽舒心。景色如画美,何须叹黄昏。
◎双桥落彩虹,出自唐朝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10】
西湖三十六,扬州天下秀。古典园林群,精巧齐聚瘦。
双桥落彩虹,黄昏景如岫。李白在宣城,更应到扬州。
3、二十四桥
3-1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11】
说到二十四桥景,几人不知杜牧诗。
诗与山水画一体,生吞活剥在此时。
3-2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12】
青山隐隐水迢迢,人间绝景几回游。
秋尽江南草未凋,三月莺飞草绿油。
二十四桥明月夜,神仙羡慕到扬州。
玉人何处教吹箫,却道西湖小兰舟。
“二十四桥”最早出现在唐朝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句中,历代文人一般将二十四桥视为一座桥。如宋朝词人姜夔于1176年经过扬州而作《扬州慢·淮左名都》,词曰:“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词人贺铸还仿照杜诗写了词,词牌《晚云高》:“秋尽江南叶未凋,晚云高。青山隐隐水迢迢,接亭皋。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玉人何处教吹箫,可怜宵。”韩琦:“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赵公豫:“桥在大业间,今日已倾圮”;吴文英:“二十四桥南北,罗存香分”等。此外,在明朝齐东野人编撰的《隋炀帝艳史》中,记载了炀帝与萧后同去一新桥赏月的故事,炀帝见同游的有二十四位宫女,遂将新桥命名为二十四桥。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其日记《北游录·纪程》中记载了访寻二十四桥的经过,还赋诗一首,有诗句:桥上行人桥下水,落花尚自怨香泥。清初词人吴绮在《扬州鼓吹词·序》中载:“出西郭二里许,有小桥,朱栏碧?,题曰烟花夜月,相传为二十四桥旧址,盖本一桥,会集二十四美人于此,故名。”。清乾隆朝李斗认为吴绮的“美人之说,盖附会言之矣。”他在《扬州画舫录·卷十五》中载:“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春熙台后,平泉涌瀑之水,即金匮山水,由二十四桥而来也,桥跨西门街东西两岸,砖墙庋版,围以红栏,直西通新教场,北折入金匮山,桥西吴家瓦屋圩墙上,石刻烟花夜月四字,不著书者姓名。”
3-3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13】
二十四桥有几座,千年争执各有说。
二十四座出沈括,更多文人道一座。
二十四座当然好,就是一座也不错。
历史长河似洪流,多少古迹被淹没。
二十四桥应为二十四座桥的说法是由北宋沈括提出的,他作了考证,并详细记载了二十四桥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梦溪笔谈·补笔谈》记载:“扬州二十四桥实有二十四座桥之名,非指一桥而已。”又曰:“西自蜀河茶园桥起,东至山光桥上沿途所有的桥,即浊河桥、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明桥、太平桥、利国桥、万岁桥、青园桥、驿桥、参佐桥、山光桥、下马桥。”南宋祝穆在《方舆胜览》中称隋代已有二十四桥。南宋的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记载:“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后韩令坤省筑州城,分布阡陌,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清朝《一统志》载:“扬州二十四桥,在府城,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另有一种说法,“二十四”只是泛指和约数,杜牧用二十四桥来泛指扬州桥梁之多。
3-4
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14】
二十四桥早不见,荒草凄凄再重建。
别说新景逊旧时,或许逼真也难断。
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1987年,在今日二十四桥景区北部湖面上新建了山涧、栈桥、拱桥、曲桥、方亭。西侧黄石叠峰,两岸对峙,是为山涧,下通游船,铁索木栈道横跨其上,竹编牌楼上书“落帆栈道”。向东为单孔石拱桥,如霓虹卧波,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栏柱二十四根.两边石阶各24级。桥上有汉白玉栏杆,栏板上雕有彩云追月.桥与水衔接处有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花木,可见云、水、花、月四境,遥想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诗意。桥东接有三曲平桥,两边围以石座,曲桥水汀上建有“吹箫亭”,单檐四角,覆铬绿色琉璃瓦。
4、小李将军画本轩
4-1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15】
小李将军画本轩,柳绿莺啼在湖边。
四面锦窗疑绣画,湖光山色水连天。
“小李将军画本轩”在“十字阁”对岸,是一座轩厅,临湖面西,二层三楹,重檐花脊,四面廊,设美人靠。一层檐下面西悬“小李将军画本”匾,集自郑燮墨迹。两柱挂楹联“万井楼台疑绣画,千家山郭静朝晖”,联语集李山甫、杜甫诗句。西面开扇形锦窗,其余三面开六边形、矩形锦窗,收入湖光山色,可谓“画幅窗”。东部加筑小卷,挂联“北榭远峰闲即望,月华星彩坐来收”,集薛能、杜荀鹤诗句。东为“一渠春水”清池,池之南北各架一座弧形石桥连接“望春楼”。
4-2
仙客解读楹联
01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16】
小李将军李昭道,开创金碧山水画。
花为画本在自然,月是诗源心融化。
◎小李将军,即李昭道,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人称“小李将军”。其父李思训受封为右武卫将军,世称“大李将军”。“大李小李”开创了唐代“金碧山水画派”,富丽堂皇。“小李将军画本轩”是按李昭道的画意设计的,正所谓“花为画本,月是诗源”。
02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17】
金碧山水画,起源于唐朝。主色三颜料,渲染容易描。
意境多隽永,风骨多峻峭。色泽又典雅,用笔遒劲到。
◎金碧山水画,起源于唐朝,以泥金、石青和石绿三种颜料为主色,在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勾以金色。是宫廷画的一种,唐人用来反映当时的盛事景象,渲染强盛国威。其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中另持一说:“盖金碧者:石青石绿也,即青绿山水之谓也。后人不察,加以泥金谓之金笔山水,夫以金碧之名而易以金笔之名可笑也!”
金碧山水派代表人物: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03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18】
有时三点两点雨,飞入小桥到人家。
到处十枝五枝花,处处萌发是芳华。
万井楼台疑绣画,人间景色此为佳。
九原珠翠似烟霞,春台明月更堪夸。
年年今日谁相问,微信相伴到天涯。
独卧长安泣岁华,不如到此博客发。
◎万井楼台疑绣画,出自唐朝李山甫《寒食》(二首):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风烟放荡花披猖,秋千女儿飞短墙。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天地气和融霁色,池台日暖烧春光。自怜尘土无他事,空脱荷衣泥醉乡。
04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19】
千家山郭静朝晖,美景再多何须追。
一日江楼坐翠微,胜去仙宫无数回。
信宿渔人还泛泛,但念湖中鳜鱼肥。
清秋燕子故飞飞,阳春赏景事无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悠然恬静终须归。
◎千家山郭静朝晖,出自唐朝杜甫《秋兴》(八首其三):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05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20】
北榭远峰闲即望,人生难得好景观。
西湖残景醉常眠,西湖美景在心间。
墙花此日休回避,花能解语才挂牵。
不是当时恶少年,历经风雨知苦甜。
◎北榭远峰闲即望,出自唐朝薛能《平阳寓怀》:晋国风流阻洳川,家家弦管路岐边。曾为郡职随分竹,亦作歌词乞采莲。北榭远峰闲即望,西湖残景醉常眠。墙花此日休回避,不是当时恶少年。
06仙客曰:【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21】
月华星彩坐来收,风风雨雨何须忧。
岳色江声暗结愁,人生难免不风流。
半夜灯前十年事,甜蜜回忆那温柔。
一时和雨到心头,人老唯有图自由。
◎月华星彩坐来收,出自唐朝杜荀鹤《旅舍(一作馆)遇雨》: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5、十字阁
5-1
仙客仿虞美人调曰:【XK20160420C-ESSQ22】
此次未游十字阁,听说有特色。
吟风赏月看风光,四面装饰画格锦门窗。
当年风韵应犹在,只是时代改。
君来最宜赏楹联,多少美景凝聚在其间。
“十字阁”在“熙春台”的东北,又称“五亭阁”。阁高两层,屋结五顶,中顶高耸,上覆铬绿色琉璃瓦,置宝顶。“十字阁”两层四面皆装饰画格门窗,供游人观景。一楼面南挂楹联:碧瓦朱甍(méng)照城郭;浅黄轻绿映楼台。此联由清朝金兆燕集杜甫、刘禹锡诗句而成,现代书法家章炳文书。面东挂楷书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我从山水窟中来。此联由清朝陈重庆撰并书。面北挂篆书楹联: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此联由清朝吴熙载撰并书。面西挂楹联: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荫里;箫声依旧,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此联由孙轶青撰并书。
5-2
仙客解读楹联
501【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23】
胜地据淮南,景色多天然:十字阁里看,尽是好景观。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何人倚栏杆;笛声悠悠远,转头寻半天。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此联语化用了唐朝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和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赋名句。
502
【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24】
绵州州府何磊落,相比扬州却逊色。显庆年中越王作,康乾盛世西湖活。孤城西北起高楼,不如小阁赏舟过。碧瓦朱甍照城郭,文人相聚皆动墨。楼下长江百丈清,坐阁倚看波粼粼。山头落日半轮明,二十四桥月盛名。君王旧迹今人赏,绝胜美景才盈盈。转见千秋万古情,流芳万世不须停。
◎碧瓦朱甍照城郭,出自唐朝杜甫《越王楼歌》: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503【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25】
迎得春光先到来,烟花三月须安排。
浅黄轻绿映楼台,几人不会乐开怀。
只缘袅娜多情思,杨柳依依情窦开。
更被春风长倩猜,不如携手才叫乖。
巫峡巫山杨柳多,天下扬州柳更活。
朝云暮雨远相和,人人祈盼如是说。
因想阳台无限事,青春年少别错过。
来君回唱竹枝歌,心心相印别折磨。
◎浅黄轻绿映楼台,出自唐朝刘禹锡《杨柳枝词》(二首):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倩猜。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 因想阳台无限事,来君回唱竹枝歌。
504【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26】
莫放春秋佳日过,夏雨冬雪别说莫。
最难风雨故人来,一夜交心去寂寞。
◎莫放春秋佳日过,原为清代大学者孙星衍撰写的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505
【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27】
我从山水窟中来,化作扬州胜杭州。
湖亭不用张水嬉,赏景最宜乘小舟。
◎我从山水窟中来,化用自宋朝苏轼《将之湖州戏赠莘老》: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鬓丝只好封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诗中的山水窟指杭州西湖,联中的山水窟借指扬州瘦西湖。
506【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28】
胜地重新,夏来映日荷花别样红,春至春风杨柳春意浓,在红藕花中、绿杨荫里,几回游览皆不同;
箫声依旧,秋游红叶绿树参差中,冬赏梅花白雪韵相通,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多少美人弄箫筝。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荫里;箫声依旧,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联语化用了宋朝杨万里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清朝汪士禛的“绿杨城郭是扬州”《浣溪沙红桥怀古》,唐朝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赋名句。
二、二十四桥景区楹联选读
1、【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29】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自古名胜多楹联,湖光山色更娇娇。
两堤花柳全依水,如诗如画自然妙。
一路楼台直到山,错落有致堪称巧。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五亭桥西,即二十四桥之所在。1987年10月动土兴建的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包括新建的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十字阁、重檐亭、九曲桥,后又续建望春楼、栈桥、静香书屋等。其布局呈“之”字形屏列,构造旷奥收放,抑扬错落,各面转折对景都是一幅山水画卷,成为“乾隆水上游览线”的一处胜景。整个景区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
今二十四桥为玉带状拱桥,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围以二十四根玉石栏杆,抬级上下都是二十四级台阶。按《扬州画舫录》记载和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扬州著名画师袁耀所绘《邗上八景.春台明月》册页、乾隆《南巡盛典图》等有关史料,结合地形地貌现状,设计而建。
2、楹联选读
(略)
三、二十四桥景区诗词选读
(一)唐诗与二十四桥二首
【仙客乱弹XK20160420C-ESSQ30】
网络搜一搜,唐诗仅两首。
杜牧和韦庄,风格迥异走。
1、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01【仙客乱弹/青山隐隐水迢迢XK20160420C-ESSQ31】
人在江边,隐约遥见,青山逶迤江对岸;
山隐天际,江水泛泛,应是迢迢不间断。
102【仙客乱弹/秋尽江南草未凋XK20160420C-ESSQ32】
人在江北立,遥想江南秋。
一边秋瑟瑟,一边旖旎秀。
103【仙客乱弹/二十四桥明月夜XK20160420C-ESSQ33】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二十四桥明月景,月下美人尽风流。
104仙客仿忆秦娥调乱弹:
【玉人何处教吹箫?XK20160420C-ESSQ34】
声振越,何处吹箫夜明月。夜明月,柔美无限,渴望相约。
美人披辉宛若雪,阵阵箫声送呜咽。送呜咽,如此时节,思念特别。
2、韦庄
《过扬州》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2-1【仙客乱弹/当年扬州XK20160420C-ESSQ35】
当年人未识兵戈,战火纷纷万事折。
处处青楼夜夜歌,太平盛世才快活。
花发洞中春日永,人生得意酒须喝。
月明衣上好风多,月缺方晓事须磨。
淮王去后无鸡犬,百姓尽遭纷争祸。
炀帝归来葬绮罗,美女入宫帝王错。
二十四桥空寂寂,良辰美景谁赏过。
绿杨摧折旧官河,哀鸿遍野又如何。
第七篇 扬州大明寺
旅游随记
——仙客20160417-0418C/DMS18S
仙客曰:
烟花三月下扬州,一行朋友兜一兜。
前面一逛瘦西湖,游览大明寺排后。
却说兴趣高高去,到了门口冰浇头。
半个小时就关门,白跑一趟生忧愁。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01】
且说我们一行八人,逛了瘦西湖之后,匆匆就往大明寺去。到达门口,已是下午五点,买票处说五点半下班,现在不能入园参观了。正在懊悔之际,大家觉得既然来了,还是到寺前去看看。于是就到寺门外参观一下,拍了几张照片。一会儿,转到入园门口,试着跟管理员说,让我们进去拍几张栖灵塔照片就出来。这么一说,管理员居然能够通融放我们进去。失望之情绪一下飞逝,高兴之表情顿觉满满。来不及也么哥,赶紧掏出手机,赶快拍摄照片,一拍也拍出一组,算是不虚此行,到此半游。因为没有进园走一趟,只在门口一角看一看,匆匆拍几张,所以还没有一游,只能成为半游。正是:
时间太晚门难入,不须买票能进去。
一得一失一瞬间,一忧一喜一转处。
好景只须看一角,无景再多又何助。
人生何处不悠然,拍照溜溜也得趣。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02】
一、匆匆仅半游
有景道不出
闲话少说,下面就依手机所拍照片作一些文字助兴,赋顺口溜几首。
1、大明寺
扬州大明寺,蜀冈之山巅。初建于南朝,历时千余年。
隋文帝寿辰,诏令建佛塔。全国三十座,就有栖灵塔。
因寺从塔名,并称栖灵寺;此后毁多回,重建三四次。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03】
大明寺由大雄宝殿、平远楼、平山堂、御园、鉴真纪念堂、栖灵塔、天下第五泉等组成。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三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塔高九层,因寺从塔名,故“大明寺”与“栖灵寺”并称;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亦称“西寺”。
唐天宝二载(743年),大明寺律学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为弘扬佛法,历经十年艰险,先后五次失败,终在唐天宝十二载-日天平胜宝五年(753年)东渡日本。唐会昌三年(843年),栖灵塔遭大火焚毁。
会昌五年,武宗诏令毁全国大寺四千余所、中小寺院四万余所,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大明寺未能免于此难而遭毁坏。唐末吴王杨行密兴修殿宇,并更名为“秤平”。
此后多次毁了又建,建了又毁,几度反复。
2、大明寺门额
“大明寺”三字,赵朴初所题。
端庄之字体,古风尽流溢。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04】
寺门面南黄墙山门,正门上额“大明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集隋朝《龙藏寺碑》而镌,字体古风流溢。
3、栖灵遗址牌楼
山门前面有牌楼,庄严典雅在上头。
四柱三楹下石础,仰如华盖念悠悠。
怀古栖灵塔寺立,南北篆书各四字。
光绪年间姚煜书,雄美遒劲有功底。
朝北是“丰乐名区”朝南有“栖灵遗址”。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05】
大明寺山门前有一座庄严典雅的牌楼,四柱三楹,下石础,仰如华盖。为怀古栖灵塔、栖灵寺而建。中门之上朝南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又因旧属大仪乡丰乐区,因此朝北有篆书“丰乐名区”四字。朝南、朝北篆书皆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手书,字体雄美。
4、石狮
牌楼前面两石狮,道来也是有历史。
原是重宁寺遗物,后移渡江桥头立。
一只石狮被车撞,丢入运河无踪迹。
时过境迁十二年,市长遣人打捞起。
遂将石狮移寺门,增添寺庙一古迹。
但见石狮造形雄健,蹲身直腰口则微张;
前爪平伏牙齿咬合,目不斜视傲视远方。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06】
大明寺牌楼前两侧面南雄踞石狮两只,为清代乾隆时重宁寺遗物。
1949年后移至渡江桥,不久一石狮被车撞入运河,1961年钱辰方市长遣人打捞,遂将两只石狮移至大明寺门前。石狮按皇家园林规格而镌正头。造形雄健,蹲身、直腰、口微张、牙咬合、前爪平伏、傲视远方。
5、淮东第一观与天下第五泉石刻
石刻淮东第一观,嵌于山门左壁间。
雍正年间立此石,至今历时三百年。
——【仙客乱弹——淮东第一观XK20160418C-DMS07】
嵌于大明寺山门外东偏壁上面南。此石立于雍正年间。由扬州知府襄平高士钥提议用秦少游赞颂之句意“淮东第一观”而书刻,书法由金坛书法家蒋衡书写,立石资金及布局由光禄寺少卿新安汪应庚承设。北宋时扬州属淮南东路瞎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字子由)与大诗人秦观(字少游)畅游平山堂,二人作诗唱和。自此,大明寺平山堂之景以淮东第一观而闻名天下。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明代寺内曾掘井,后有开池种莲花。
——【仙客乱弹——天下第五泉XK20160418C-DMS07-1】
“天下第五泉”石刻系清代著名书法家、吏部王澍书。
6、平远楼
寺院东侧平远楼,雍正十年建里头。
取意郭熙《山水训》,由近望远为源由。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08】
此楼位于大明寺庭院东侧“文章奥区”内,现为大明寺贵宾接待处。平远楼高三层,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楼下前置卷棚廊,二楼槛窗横陈,三楼正中悬“平远楼”匾额。此楼初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由汪应庚建平楼,其孙汪立德增高为三层,取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以此句意命名为“平远楼”。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两淮盐运使方浚颐重建,增题“平远楼”额。光绪、宣统之际,楼已荒芜,民国二十三年王茂如修复。1957年牮正维修。
7、印心石屋
嘉庆进士有陶澎,湖南安化是原籍。
官至两江总督职,深为道光所赏识。
问其家世里居时,“印心石屋”有来历。
便题御书赐大字,陶澎感恩乃刻制。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09】
此巨碑来历为:清代嘉庆年间进士陶澎,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其原籍在湖南安化县,寓居洞庭资水畔,两岸石壁,屹立如重门,澄潭潆,深数十丈,有石出于潭,方正若印,名曰“印心石”。陶澎幼时随父读书,书斋在此石北岸,名曰“印心石屋”。陶澎在嘉庆年间著有诗钞初集,以《印心石屋诗钞韧集》名其集。后又著《印心石屋诗集·奏议》等。道光十五年(1835),宣宗召见陶澎,问其家世里居,得知“印心石屋”来历,为陶澎题御书“印心石屋”越五日后又复赐窠大字“印心石屋”。陶澎为感皇恩,于道光十六年在其家乡湖南省安化县北百二十五里一都资水南岸制“御书崖”摹“印心石屋”四字于其上;另制巨碑数块置于所管瞎之大都市之。今江苏省南京、苏州、连云港等地均有此巨碑。在江苏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印心石屋”巨碑,在扬州大明寺内。背面不仅刻有《印心石屋山水全图》、《印心石屋南宴全图》。而且刻有《奏折》、《跋语》和《勒石平山堂后记》,惜已部分漫漶。
8、琼花
亦称聚八仙。
平远楼院之南隅,一株琼花乃古树。
康熙道宏禅师种,依然茎叶发无数。
每年五月花盛开.八朵五瓣聚如珠。
花香幽雅沁情怀,花美恰如玉蝶舞。
待到秋来结红果,枝头累累多显目。
古时琼花数量少,多少文人把诗赋。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10】
在平远楼大院南隅有一株康熙年间大明寺住持道宏禅师手植的琼花,已逾三百年之久,却依然茎叶繁茂,是省级保护之名贵花木。琼花在每年五月盛开.花开时八朵五瓣,聚时如联珠,花美似玉蝶群舞,花香幽雅情怀。琼花在秋季硕结红果,匀桂花争艳。琼花在扬州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北宋文学家王禹曾作《后土庙琼花》诗二首,诗云:
“春冰簿薄压枝柯,分与清香是月娥;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婆婆。”
“谁移瑶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当羞见落梅妆。”
当时扬州仅有一株琼花,为唐人所植,韩琦有诗云:“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祠,独此琼瑶贵。”
欧阳修知扬州时,曾在琼花生长处建“无双亭”,并赋诗云: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琼花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1985年7月18日经扬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扬州市市花为琼花。
9、栖灵塔
隋代仁寿元年时,大明寺内建佛塔。
塔内供奉佛祖骨,佛祖即此安了家。
皆是遗灵在塔内,故用栖灵命名塔。
古时扬州好热闹,文人上楼赋诗佳。
会昌三年化焦土,让人感叹旧年华。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11】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于大明寺内建栖灵塔,塔高九层,雄踞蜀冈,塔内供奉佛骨,谓之佛祖即在此处。本焚僧大觉遗灵之言,故称“栖灵塔”。隋唐时期,扬州的政治经济发展甚快,已成为全国第三大都会,繁华仅次于长安、洛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临栖灵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一代胜迹化为焦土。古往今来观光者无不感喟怅惘。
1980年,鉴真大师塑像回扬“探亲”,谷界人士倡议重建栖灵塔,励图宏业。1988年,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师在该寺东园选址重建栖灵塔并立奠基石。后能修法师欲以一流的风采,恢复当年栖灵塔之优峻,专请扬州市建筑设计院精心设计,塔身方形、平面为22米×22米,底层面积484平方米。九级佛塔置于2.50米高的承台之上,塔下设地宫4.00米,木构楼阁式,总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风格仿唐,东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间,一门二窗,平座腰檐,平座与屋檐由斗拱支撑,出檐大而平,柱以腰鼓形,窗形直棂。塔高各层不一,第一层8.20米、第二层6.30米、第三层6.20米、第四层6.15米、第五层6.10米、第六层6.05米、第七层6.00米、第八层5.95米、第九层8.50米,塔尖10.55米,总高度为70.00米。该塔设计气势雄伟,雄踞蜀冈,扬州景观尽收眼底。
10、中日友谊莲
中日友谊莲,应在千年前。鉴真东渡时,带去扬州莲。
种植在奈良,唐招提寺内,人称“唐招提寺莲”。
后来孙中山,带四粒古莲,日本育成“孙文莲”。
一九五零年,大贺一郎君,杂交又育“大贺莲”。
一九六三年,日本赠莲种,育成“中日友谊莲”。
一九八零年,古莲种院前,成为奇观人人看。
时间不长久,移植到西园,如今已无影子见。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12】
中日友谊莲早在1200多年前,鉴真东渡时曾把扬州的莲种带去,种植在奈良唐招提寺内,称“唐招提寺莲”。1918年,孙中山将我国辽东半岛在普兰店出土的四粒古莲带到日本,经日本生物学家大贺一郎博士推算,这四粒莲种乃千年以上古莲,大贺一郎把它与“唐招提寺莲”杂交而成新株,取名“孙文莲”
即唐招提寺青莲”。1950年大贺一郎在日本发现了一粒两千多年前的古莲,就与“孙文莲”杂交再次获得成功,即以“大贺莲”名之。1963年,大贺一郎将一百粒“大贺莲”种子赠郭沫若,郭沫若转交武汉植物研究所培育,武汉植物研究所莫山教授以大贺莲作母本、普兰店莲作父本进行杂交培育成新的品种,取名为“中日友谊莲”。1980年春,为庆贺“日本国宝鉴真和尚像中国展”来扬州大明寺展出,武汉植物研究所派专人把唐招提寺莲、康招提寺青莲、中日友谊莲三个莲花品种送到大明寺。扬州市园林管理处选择配置了三只明、清时代的亩石盆,将这三塘珍贵莲花安置在平远楼庭院前。平远楼前东侧为“唐招提寺莲”西侧为“唐招提寺青莲”,中间为“中日友谊莲”。可惜胜景不再,如今只见到几盆睡莲也。
二、且赏古诗文
梦游算一回
——大明寺平山堂诗文楹联欣赏
我们这次没有去成平山堂,但已知足,所谓知足者常乐也。我们只看了平远楼一小区域,其他的胜景留待下次仔细游览。有悬念,才有动力嘛。回来编辑游记,突然想起来,寺庙久远,名气又大,想必文人墨客到此一游者不少,赋诗填词撰联者必多。何不搜索一下,先学为快。实地感受,下次体验。于是便有这一章。
1、仙客曰:
天下名胜绝景,山水是躯体,建筑是装饰,文化是灵魂。
没有文化气息,山水是自然,建筑是外衣,流传不广矣。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13】
寒山寺因张继诗而闻名天下,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崔灏《黄鹤楼诗》,范仲淹《岳阳楼记》而经久不衰。同样的,大明寺平山堂历时近千年,几经摧毁,始终冠名“平山堂”,堂上依旧悬挂着古联旧匾,文化所系,人文底蕴,魅力不衰。
2、如今且说唐朝年间,扬州的繁华就名闻海内。大明寺的栖灵塔负有盛名。唐代名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来到扬州,便一同登上栖灵塔,直到九层倚阑干。为此,白居易写下《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看官且看,半月悠悠,留恋广陵;
兴趣来时,携友同登,何等从容。
人老筋力犹堪在,应上栖灵第九层。
旅游何必牵旁骛,良辰美景才尽情。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14】
却说刘禹锡何等人士也,你白乐天有诗,有来无往非礼也,我得回敬一首《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看官且来体验一下:
人老相携不觉难,登上九层倚阑干。
眼前美景几时有,云外仙境入眼帘。
兴高笑语声声出,疑是仙人在半天。
无限游人皆举眼,但看两人在上边。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15】
刘禹锡的诗与白乐天对比,更显得性灵和轻快,趣味更浓。
也许白乐天心存忧愁,登楼心情未必舒畅,事务所缠心难放;
或是刘梦得此时心欢,于是登高笑声朗朗,没有琐事心头想。
——【仙客乱弹XK20160418C-DMS16】
唐代大诗人李白等栖灵塔又是怎样感受呢?且看《秋日登扬州栖灵塔》: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檐度,霞连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洗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豪如可见,于此昭迷方。
正是秋高气爽,登楼眼界宽广。
出手就大篇,多是浪漫豪放。
豪放,豪放,但觉人在天上。
——【仙客乱弹-仿如梦令XK20160418C-DMS17】
刘长卿的诗常出千古名句,他老人家登楼,又是怎么想?且看《登扬州栖灵寺塔》: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
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雨飞千拱霁,日在万家夕。
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
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
正是:
楚天千里之外,登楼景色豪迈。
仿佛在空中,眼前景色精彩。
精彩,精彩,青云仙客犹在。
——【仙客乱弹-仿如梦令XK20160418C-DMS18】
【除这一张照片为网络下载外,本文其余照片一律为作者手机拍摄。20160413P】
扬州文化旅游记
顺口溜汇编 补遗篇
兹将发微信的按语和今早刚配的一首,并为七首,作为补遗篇,续上。
——仙客识。4月24日08:30
1、【咱们相约到扬州——XK160424C】
旅游,或不旅游,在于你心情是乐还是忧;
假如你没有燃烧的激情,也不必孤独的沽酒;
借酒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风景处处都锦绣;
江南草长,红花乱飞,莺飞燕舞,长堤春柳;
烟花三月去哪里,人间最宜去扬州。
扬州,扬州,自古繁华多人口;
盐商富裕可敌国,一夜白塔无变有;
美女吹箫廿四桥,个个赛貂蝉,风姿卓卓秀;
文人交往更浓稠,红桥修禊起,百年历时久;
更难堪帝王南巡必扬州,扬州必赏西湖瘦;
瘦瘦瘦,景色秀丽,春台祝寿。
赏花赏月赏秋香,玉女排队,添香红袖。
那红的是佳丽,绿的是仙女,
那半红半绿的魅力,超过京都皇后。
怎么怜惜都不够,三千宠爱一身有理由;
便是那缘与缘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
一刹那的火光,最是那低头的娇羞;
道一声,宝贝上酒,风景长留,千万别溜;
这一声呼唤,便留下的千古风流。
舍得放下,才会拥有;
走入自然,尽情旅游。
扬州,扬州,
烟花三月,还需要什么理由?
收拾行囊,相约朋友;
携程马上订票,回头抓紧就走。
你挥一挥手,天边的云彩就在你的心里逗留;
你再挥一挥手,咱们相约到扬州。
扬州,扬州,再也不要遗憾;
扬州,扬州,再也不要相会只是梦里头。
2、【仙客咏瘦西湖why0415】
烟花三月下扬州,长堤柳绿花锦绣。
自古扬州宜杨柳,亭台楼榭西湖瘦。
3、【仙客仿虞美人调咏二十四桥why160420】
二十四桥明月夜,景观有特色。
玉人何处教吹箫,当年无数英雄竞折腰。
歌馆楼台声细细,如今却难觅。
新桥屹立湖上头,独特风景值得去旅游。
4、【仙客咏五亭桥why0420】
人人尽说扬州好,几人知道五亭桥。
中国哪里桥最美,人间可到扬州找。
5、【仙客咏大明寺刊发语why0418】
扬州大明寺,鉴真之故里。
寺有栖灵塔,文人多墨迹。
琼花古树荣,花繁挂满枝。
石刻多古迹,门前两古狮。
6、【仙客咏大明寺why0413】
淮东第一观,天下第五泉。
汇聚于一寺,历史千余年。
名寺有名人,名水有名山。
名胜有名气,名人有名联。
7、【仙客咏扬州干丝why0413】
大煮干丝有韧劲,条形如面柔又嫩。
文思豆腐细如发,入口柔软又滑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