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清月仙客顺口溜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06

[转载]丰子恺、弘一法师《护生画集》附文(第一集)

$
0
0

《护生画集》附文
(第一集)


(马一浮作)

  华严家言:“心如工画师,能出一切象。”此谓心犹画也。古佛偈云:“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相。”此谓生亦画也。是故心生法生,文采彰矣;各正性命,变化见矣。智者观世间,如观画然。心有通蔽,画有胜劣。忧、喜、仁、暴,唯其所取。今天下交言艺术,思进乎美善。而杀机方炽,人怀怨害,何其与美善远也!月臂大师与丰君子恺、李君圆净,并深解艺术,知画是心,因有《护生画集》之制。子恺制画,圆净撰集,而月臂为之书。三人者盖夙同誓愿,假善巧以寄其恻怛,将凭兹慈力,消彼犷心。可谓缘起无碍,以画说法者矣。
  圣人无己,靡所不己。情与无情,犹共一体,况同类之生乎!夫依正果报,悉由心作。其犹埏埴为器,和采在人。故品物流形,莫非生也;爱恶相攻,莫非惑也;蝡动飞沉,莫非己也;山川草木,莫非身也。以言艺术之原,孰大于此!故知生,则知画矣;知画,则知心矣;知护心,则知护生矣。吾愿读是画者,善护其心。水草之念空,斯人羊之报泯。然后鹊巢可俯而窥,沤鸟可狎而至,兵无所容其刃,兕无所投其角,何复有递相吞啖之患乎!
  月臂书来,属缀一言。遂不辞葛藤,而为之识。

戊辰秋七月,蠲叟书。



   1.众生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2.生的扶持
  一蟹失足,二蟹持扶,
  物知慈悲,人何不如?


   3.今日与明朝
  日暖春风和,策杖游郊园,
  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
  为念世途险,欢乐何足言?
  明朝落网罟,系颈陈市廛。
  思彼刀砧苦,不觉悲泪潸!


   4.母之羽
  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尤复相环守。
  念此亲爱情,能勿凄心否?
  (《感应类钞》云:眉州鲜于氏,因合药,碾一蝙蝠为末。及和剂时,有数小蝙蝠围聚其上,面目未开,盖识母气而来也。一家为之洒泪。今略拟其意,作“母之羽”图。)


   5.“吾儿?!”
  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
  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惴缩。
  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慧道人诗 删润)


   6.亲与子
  今日尔吃他,将来他吃尔,
  循环做主人,同是亲与子。
  (参用宋黄庭坚诗句。日本风俗,有以鸡肉与卵置于饭上而食之者,名“亲子丼”。“亲”谓父母,“子”谓儿女。“丼”者,彼邦俗解,谓是陶制大碗也。鸡为“亲”,卵为“子”,以此二物共置碗中,故曰“亲子丼”。)


   7.芦菔生儿芥有孙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宋苏轼诗)


   8.!!!
  麟为仁兽,灵秀所钟,
  不践生草,不履生虫。
  繄吾人类,应知其义,
  举足下足,常须留意。
  既勿故杀,亦勿误伤,
  长我慈心,存我天良。
  (儿时读《毛诗·麟趾章注》云:“麟为仁兽,不践生草,不履生虫。”余讽其文,深为感叹。四十年来,未尝忘怀。今撰护生诗歌,引述其义。后之览者,幸共知所警惕焉!)


   9.儿戏(其一)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唐杜甫诗)


   10.儿戏(其二)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
  先入为主,终身不移。
  长养慈心,勿伤物命,
  充此一念,可为仁圣。


   11.沉溺
  莫谓虫命微,沉溺而不援,
  应知恻隐心,是为仁之端。


   12.暗杀(其一)
  若谓青蝇污,挥扇可驱除,
  岂必矜残杀,伤生而自娱。


   13.暗杀(其二)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白居易诗)


   14.诀别之音
  落花辞枝,夕阳欲沉,
  裂帛一声,凄入秋心。


   15.生离欤?死别欤?
  生离尝恻恻,临行复回首,
  此去不再还,念儿儿知否?


   16.倘使羊识字
  倘使羊识字,泪珠落如雨,
  口虽不能言,心中暗叫苦。


   17.乞命
  吾不忍其觳觫,无罪而就死地,
  普劝诸仁者,同发慈悲意。


   18.农夫与乳母
  忆昔襁褓时,尝啜老牛乳,
  年长食稻粱,赖尔耕作苦,
  念此养育恩,何忍相忘汝。
  西方之学者,倡人道主义,
  不啖老牛肉,淡泊乐蔬食,
  卓哉此美风,可以昭百世!


   19.“我的腿!”
  挟弩隐衣袂,入林群鸟号,
  狗屠一鸣鞭,众吠从之嚣。
  因果苟无征,视斯亦已昭,
  与其啖群生,宁我吞千刀!
     (明陶周望诗)


   20.示众
  景象太凄惨,伤心不忍睹,
  夫复有何言,掩卷泪如雨!


   21.修罗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愿云禅师《戒杀诗》)


   22.喜庆的代价
  喜气溢门楣,如何惨杀戮?
  唯欲家人欢,哪管畜生哭。


   23.萧然的除夜
  邻鸡夜夜竞先鸣,到此萧然度五更,
  血染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
   (清彭际清《除夕有感诗》)


   24.残废的美
  好花经摧折,曾无几日香,
  憔悴剩残姿,明朝弃道旁。


   25.生机
  小草出墙腰,亦复饶佳致,
  我为勤灌溉,欣欣有生意。


   26.囚徒之歌
  人在牢狱,终日愁欷,
  鸟在樊笼,终日悲啼。
  聆此哀音,凄入心脾,
  何如放舍,任彼高飞!


   27.遇赦
  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
  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他若死时你救他,汝若死时人救你。
          (回道人诗)


   28.投宿
  夕日落江渚,炊烟起村墅,
  小鸟亦归家,殷殷恋旧主。


   29.雀巢可俯而窥
  人不害物,物不惊扰,
  犹如明月,众星围绕。


   30.松间的音乐队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湾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明叶唐夫诗)


   31.诱杀
  水边垂钓,闲情逸致,
  是以物命,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于心何忍?
  愿发仁慈,常起悲悯。


   32.刽子手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欲裂,
  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
  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
  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明陶周望诗)


   33.肉
  竖首横目人,竖目横身兽,
  从兽者智撄,甘人者勇斗,
  悲哉肉世界,奚物获长寿!
  一虎当邑居,万人怖而走,
  万人惧虎心,物命谁当救?
  莫言他肉肥,可疗吾身瘦,
  彼此电露命,但当相悯宥,
  共修三坚法,人兽两无负。
     (明陶周望诗)


   34.间接的自喂
  养猪充口腹,因爱结成仇,
  猪若知此意,终朝不食愁。
  颇赖猪未知,肥肉过汝喉,
  将来汝做猪,还须偿猪油。
  此理果弗谬,劝汝养猪休!
   (明紫柏大师《猪偈》)


   35.被虏
  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
  最怕是杀烹,最苦是割肉。
  擒执未施刀,魂惊气先窒,
  喉断叫声绝,颠倒三起伏。
  念此恻肺肝,何忍纵口腹?
     (耐庵道人诗)


   36.倒悬
  始而倒悬,终以诛戮,
  彼有何辜,受此荼毒?
  人命则贵,物命则微,
  汝自问心,判其是非。


   37.尸林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应起悲心,勿贪口腹。


   38.刑场
  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
  白刃千翻割,红炉百沸煎。
  炮烙加彼体,甘肥佐我筵,
  此事若无罪,勿畏苍苍天!
     (清周思仁诗)


   39.开棺
  恶臭陈秽,何云美味?
  掩鼻伤心,为之堕泪。
  智者善思,能毋悲愧?


   40.蚕的刑具
  残杀百千命,完成一袭衣,
  唯知求适体,岂毋伤仁慈?
  (布葛可以代绮罗,冬畏寒者宜衣驼绒,以代丝绵。)


   41.昨晚的成绩
  是为恶业,何谓成绩?
  宜速忏悔,痛自呵责。
  发起善心,勤修慈德。


   42.拾遗
  钓廉归乳燕,穴牖出痴蝇,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宋苏轼诗)


   43.惠而不费
  勿谓善小,不乐为之,
  惠而不费,亦曰仁慈。


   44.平等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宋黄庭坚诗)


   45.醉人与醉蟹
  肉食者鄙,不为仁人,
  况复饮酒,能令智昏。
  誓于今日,改过自新,
  长养悲心,成就慧身。


   46.忏悔
  人非圣贤,其孰无过?
  犹如素衣,偶著尘涴。
  改过自新,若衣拭尘,
  一念慈心,天下归仁。


   47.冬日的同乐
  盛世乐太平,民康而物阜,
  万类咸喁喁,同浴仁恩厚。
  昔日互残杀,而今共爱亲,
  何分物与我,大地一家春。


   48.幸福的同情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唐白居易《放鱼诗》)


   49.老鸭造象
  罪恶第一为杀,天地大德曰生。
  老鸭扎扎,延颈哀鸣,
  我为赎归,畜于灵囿。
  功德回施群生,愿悉无病长寿。
  (戊辰十一月,余乘番舶,见有老鸭囚于樊,将赍送他乡以饷病者,谓食其肉可起沉疴。余悯鸭老而将受戮,乃乞舶主为之哀请,以三金赎老鸭归。属子恺图其形,补入《画集》,聊志遗念。)


   50.杨枝净水
  杨枝净水,一滴清凉,
  远离众苦,归命觉王。
  (放生仪轨,若放生时,应以杨枝净水为物灌顶,令其消除业障、增长善根。)


(弘一法师作)

  李、丰二居士发愿流布《护生画集》,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每画一叶,附白话诗,选录古德者十七首,余皆贤瓶闲道人补题。并书二偈,而为回向:

我依画意,为白话诗,
意在导俗,不尚文词。
普愿众生,承斯功德,
同发菩提,往生乐国。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0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