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涛谐史》下部
第五集 20则
81、吴楚间谓人死皆曰不在了
吴楚间谓人死皆曰不在了。有人乍入京师, 谒见显者, 应门答曰:“老爷不在。”其人曰:“此语殊不吉, 莫若称出外了。”应门答曰:“我老爷不怕死, 只怕出外。”盖宋时已有此言矣。
82、有书生者性懒
有书生者性懒, 所恨书多耳。读 《论语》至颜渊死, 便称赏曰:“死得好, 死得好。”或问之, 答曰:“他若不死时, 做出上颜回下颜回, 累我诵读。”
83、有惧内者
有惧内者, 见怒于妻, 将拶其指。夫云:“家无拶具。”妻命从邻家借用。夫往借时, 低声怨咨, 妻唤回, 问曰:“适口中作何语 ?”夫答曰:“我道这刑具, 也须自家置一副。”
84、余邑张三崖广文
余邑张三崖广文, 司训支江。一日, 与同僚饮, 看演苏秦, 拜相归来, 阿兄艳羡, 忙检书籍, 曰:“我也要去读书做秀才。”三崖属其僚曰:“安顿荷包。”僚问云:“何 ?”三崖答曰:“苏大进了学, 我辈都有一包束修钱。”其僚皆笑。
三崖方谒选时, 称贷路费, 笑曰:“样样借人的, 如贫汉种田, 工本都出富翁, 比及秋成, 还却工本, 只落得掀盘帚。我们借债做官, 他日还了债, 只落得一幅纱帽角带。”闻者皆信其然。
85、袁中郎在京师
袁中郎在京师, 九月即服重绵。余曰:“此太热, 恐流鼻红。”其弟小修曰:“不服, 又恐流鼻白。”
86、冯司成公
冯司成公, 初夏即服纟希纟谷。余 问: “公何 以御盛暑 ?”公笑曰: “盛暑 岂宜挂一丝耶 ?”
87、有官人者, 性贪
有官人者, 性贪, 初上任, 谒城隍, 见神座两旁悬有银锭, 谓左右曰:“与我收回。”左右曰:“此假银耳。”官人曰:“我知是假的, 但今日新任, 要取个进财吉兆。”
88、有痴夫者
有痴夫者, 其妻与人私, 一日, 撞遇奸夫于室, 跳窗逸去, 只夺其鞋一只, 用以枕头, 曰:“平明往质于官。”妻乘其睡熟, 即以夫所着鞋易之。
明日, 夫起, 细视其鞋, 乃己鞋也, 因谢妻曰:“我错怪了你, 昨日跳出窗的, 原来就是我。”
89、蜀中有吴坤斋者
蜀中有吴坤斋者, 善谑。其邻人构新居落成, 吴往贺之, 叹曰:“这房屋做得妙。”盖含庙宇意也。主人曰:“只堪作公家厕房耳。”坤斋曰:“何至于此 ?”主人曰:“不是厕房, 为何公入门便放屁 ?”坤斋默然。
90、广西全州卫幕
广西全州卫幕, 有王掾者, 善谑。诸武弁相聚, 诱掾作谑, 而故驳之, 每作语, 辄曰:“这话淡。”言其无趣味也。掾知故意驳己, 乃曰:“今早城门有担粪者, 失足, 倾泼于地。”诸武弁又曰: “这也淡。”王掾曰:“诸君不曾尝过, 那得知淡 ?”众皆大笑。
91、有说谎者
有说谎者, 每迁就其词。自谓家有一雌鸡, 岁生卵千枚。问云:“那得许多 ?”其人递减至八百六百, 问者犹不信。乃曰:“这个数, 再减不得, 宁可加一只雌鸡。”
92、常郡有千户王姓者
常郡有千户王姓者, 述一谑语, 调笑青衿曰:“某人父子皆补生员, 及临岁考, 逡巡不敢赴试。子乃谋诸父曰: ‘盍作死乎 ? 死则子应居艰, 皆得免考。’父然之, 比召道士写灵牌, 写云: ‘明故先考。’父乃幡然曰: ‘若先考, 则某何敢死。’”此旧谑也。
席间一青衿, 遂顿撰一谑, 答王千户云:“有总兵者, 起家徒步, 不谙书, 只识得一个王字。 一日, 点阅千户文册, 第一名姓王, 唤王千户, 第二名姓匡, 乃唤曰上匣床的王千户, 第三姓土, 乃唤曰斫破头的王千户。”其敏捷亦复尔耳, 真可笑也。
93、有作谑讥性悭者
有作谑讥性悭者, 其语不一而足, 姑举其概。一人已习悭术, 犹谓未足, 乃从悭师学其术。往见之, 但用纸剪鱼, 盛水一瓶, 故名曰酒, 为学悭贽礼。偶值悭师外出, 惟妻在家。知其来学之意, 并所执贽仪, 乃使一婢用空盏传出曰:“请茶。”实无茶也。又以两手作一圈曰:“请饼。”如是而已。
学悭者既出, 悭师乃归, 其妻悉述其事以告。悭师作色曰:“何乃费此厚款 ?”随用手作半圈样曰:“只这半边饼, 彀打发他。”大都此四语者, 一步深一步, 盖若近日时文求深之意也。
94、有官人者
有官人者, 以罢软见勾。妻问勾官之故, 答曰:“吏部道我罢软。”妻曰:“喜得只知你罢软, 若知道不谨, 连我这奶奶也勾去。”
95、吴中祀神
吴中祀神, 左大士, 右梓潼君。山东人专祀碧霞元君。一山东官长笑吴人曰:“你吴中惧内, 只看神位, 奶奶却在左边, 老爹却在右边。”吴人答曰:“这个还不要紧, 看你山东神位, 只见奶奶, 几曾见老爹 ?”
96、吴中好相讥谑
吴中好相讥谑, 不避贵贱。一乡官职卑, 迎一妓下船, 遽问之曰:“汝何以称小娘, 年纪却又老了 ?”妓答曰:“这也不论, 老爹既称老爹, 何以官儿又小 ?”众皆鼓掌。妓恬不在意。
97、世有誉人自贤者
世有誉人自贤者, 或嘲之曰:“一人自美其妻, 乃不云妻美, 每对人曰: ‘我家小姨, 天下绝色, 与山妻立一处, 不复能辨谁为大小姨也。’”然则张罗峰之请祀欧阳公, 张江陵为南阳李文达建坊。意亦若此。
98、有贵宦者, 生子而痴
有贵宦者, 生子而痴。年七十, 或持寿星图相贺, 其子曰:“这老者如许长头, 乃犹不中耶 ?”遂拈笔为画网巾其上, 贵宦见之, 怒甚。邻翁造焉, 慰之曰:“公无怒, 我今要个画网子的人, 也不得。”
99、常德一尚书
常德一尚书, 好藏古画, 有子昂《袁安卧雪图》, 分贻其子。图极佳, 子乃不受, 曰:“要此死人图何用 ?”
100、一儒生
一儒生, 每作恶文字谒先辈。一先辈评其文曰:“昔欧阳公作文, 自言多从三上得来, 子文绝似欧阳第三上得者。”儒生极喜。友人见曰:“某公嘲尔。”儒生曰:“比我欧阳, 何得云嘲 ?”答曰:“欧阳公三上谓枕上马上厕上.第三上,指厕也.”儒生方悟。
第六集 20则
101、舍本逐末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量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 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 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曰:"可有米乎?" 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 并酒之本而忘之, 欲求酒, 及于不得酒, 而反怨教之者之非也; 世之学者, 忘本逐末, 而学不成, 何以异于是。
102、一士人家贫
一士人家贫, 欲与其友上寿, 无从得酒, 但持水一瓶, 称觞时, 谓友人曰:“请以歇后语为寿, 曰: ‘君子之交淡如。’”友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
103、一宦家池亭
一宦家池亭, 广畜水鸟, 若仙鹤、淘河、青庄鸟、白鹭皆备。有来观者, 小大具列。适外彝一人, 乍至其地, 不识鸟名, 指仙鹤问守者曰:“此何鸟 ?”守者诳曰:“这是尖嘴老官。”次问淘河, 诳曰:“是尖嘴老官令郎。”又问青庄鸟, 诳曰:“是他令孙。”问白鹭, 诳曰:“是他玄孙。”问者叹曰:“这老官枉费大, 只是子孙一代不如一代。”
104、有恶少, 值岁毕时
有恶少, 值岁毕时, 无钱过岁。妻方问计, 恶少曰:“我自有处。”适见篦头者过其门, 唤入梳篦, 且曰:“为我剃去眉毛。”才剃一边, 辄大嚷曰:“从来篦头, 有损人眉宇者乎 ?”欲扭赴官。篦者惧怕, 愿以三百钱陪情, 恶少受而卒岁。
妻见眉去一留一, 曰:“曷若都剃去好看。”恶少答曰:“你没算计了, 这一边眉毛, 留过元宵节。”
105、山水偶涨
山水偶涨, 将及城, 城中人惧, 问卜者:“何时水落 ?”卜者曰:“你只问裁缝, 他有个法儿, 要落一尺, 就落一尺, 要落一丈, 就落一丈。”
106、一强盗与化缘僧遇虎于途
一强盗与化缘僧遇虎于途。盗持弓御虎, 虎犹近前不肯退。僧不得已, 持缘簿掷虎前, 虎骇而退。虎之子问虎曰:“不畏盗, 乃畏僧乎?”虎曰:“盗来, 我与格斗。僧问我化缘, 我将甚么打发他 ?”
107、凡为银匠者
凡为银匠者, 无论打造倾泻, 皆挟窃银之法。或讥之曰:“有富翁者, 平日拜佛求嗣, 偶得一子, 甚矜重之, 乃持八字问子平先生, 先生为布算, 曰: ‘奴仆宫, 妻子宫, 寿命宫, 都好。只是贼星坐命。富翁曰: ‘这个容易, 送他去学银匠罢。’”
108、余邑李源聎方伯
余邑李源聎方伯, 面麻而须, 曹前阳佥宪, 口歪而牙豹。曹出对与李曰:“麻面胡须, 如羊肚石倒栽蒲草。”李对曰:“豹牙歪嘴, 如螺壳杯斜嵌蚌珠。”
109、滇南有赵巧对
滇南有赵巧对, 曾仕楚中为郡守, 好出对句, 一日, 见坊役用命纸糊灯, 遂出句云:“命纸糊灯笼, 火星照命。”思之不得。直到岁暮, 老人高捧历日, 叩头献上, 遂对前句曰:“头巾顶历日,太岁当头。”可谓确当。
110、李空同督学江右
李空同督学江右, 有一生偶与同名, 当唱名时, 公曰:“尔安得同我名 ?”出对试之, 曰:“蔺相如, 司马相如, 名相如, 实不相如。”生对曰:“魏无忌, 长孙无忌, 人无忌, 我亦无忌。”李亦称善。
111、有生员送先生节仪
有生员送先生节仪, 只用三分银子, 先生出对嘲之曰:
“竹笋出墙, 一节须高一节。”
生对曰: “梅花逊雪, 三分只是三分。”
112、有官人祖出蒙古
有官人祖出蒙古, 莅任, 出对与庠生曰:“孟孙问孝于我我。”一生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可谓切中。
113、曾有令尹
曾有令尹, 昵一门子。偶坐堂上, 吏与门子相偶语, 令怪之, 吏漫云:“与门子属表兄弟, 叙家常耳。”令遂出对云:“表弟非表兄表子。”吏辄答云:“丈夫是丈母丈夫。”令嘉其善对, 笑释之, 无以罪。
114、亘史云:友人鲍无雄宗弟仲翔, 促梓《谐史》, 亲为之校, 而每请益也, 以所记一二, 足之于左。
洪仲韦与梅子马游清凉台,僧以茶供。子马曰:“贤僧也。”仲韦曰:“故当于旧寺中求之。”子马曰:“何言乎?”仲韦曰:“王摩诘有言:‘似舅即贤甥。’”闻者绝倒。
徽欲俭于食品, 以木耳豆粉和成糕, 呼曰假鳖。谢师少连名精品, 酷嗜此味。一日, 杨七具酒饯洪仲韦, 特设此品, 且羞鳖焉。谢师不为下箸。杨七笑曰:“少连可谓宜假不宜真。”谢曰: “若要认真, 必先着假。”众以为当家之谈。杨七名文玉, 号小真, 旧院角妓, 而豪于酒。
115、祝给谏喜作书
祝给谏喜作书, 即村坊酒肆都悬之。有海阳金生伪作为市, 祝怒, 将绳以法。董玄宰闻之曰:“吾为此惧。”客曰:“何惧 ?”董曰:“惧逸少有知, 将置我于地狱耳。”祝释然。
116、广信人王常有词名
广信人王常有词名, 善书。得一端研, 小于掌, 而自宝之, 问洪仲韦曰:“此贵乡产也, 能辨为宋物不 ?”仲韦曰:“入贵乡当以宋版 《百中经》配之, 则价当更倍。”王曰:“得非袖珍呼 ?”仲韦曰:“不然。”指其掌。
117、宋时, 韩学士熙载
宋时, 韩学士熙载, 每见门生贽卷恶者, 令侍姬以艾炙之。近 日冯具区亦云:“余平日最苦持恶文相揭求佳评者, 每见之, 辄攒眉若有所忧。”
118、余郡一贡士宾兴
余郡一贡士宾兴, 郡守某公题其匾曰:“遴俊宾王。”一士人见之, 叹曰:“郡中自武庙时, 有一字王, 再传有二字王, 今复有三字王矣。”盖讥贡士匾也。
119、司徒沅冲张老师
司徒沅冲张老师, 尝笑谓余曰:“别人架上书, 都安置肚子里, 我们肚里书, 都寄阁在架上。” 盖谦言懒记书也。然语政好笑。
120、有学博者
有学博者, 宰鸡一只, 伴以萝 卜制馔, 邀青衿二十辈飨之。鸡魂赴冥司告曰:“杀鸡供客, 此是常事, 但不合一鸡供二十余客。”冥司曰:“恐无此理。”鸡曰:“萝卜作证。”及拘萝卜审问, 答曰:“鸡, 你欺心。那日供客, 只见我, 何曾见你。”博士家风类如此。
第七集 6则
121、一主人请客
一主人请客, 客久饮不去, 乃作谑曰:“有担卖磁瓶者, 路遇虎, 以瓶投之, 俱尽, 只一瓶在手, 谓虎曰: ‘你这恶物, 起身也只这一瓶, 不起身也只这一瓶。’”
客亦作谑曰:“昔观音大士诞辰, 诸神皆贺, 吕纯阳后至, 大士曰: ‘这人酒色财气俱全, 免相见。’纯阳数之曰: ‘大士金容满月, 色也; 净瓶在旁, 酒也; 八宝璎珞, 财也; 嘘吸成云, 气也; 何独
说贫道 ?’大士怒, 用瓶掷之。纯阳笑曰: ‘大士莫急性, 这一瓶打我不去, 还须几瓶耳。’”
122、陕右人呼竹为箸
陕右人呼竹为箸。一巡抚系陕人, 坐堂时, 谕巡捕官曰:“与我取一箸竿来。”巡捕误听以为猪肝也, 因而买之, 且 自忖曰:“既用肝, 岂得不用心 ?”于是以盘盛肝, 以纸裹心置袖中, 进见曰:“蒙谕猪肝, 已有了。”巡抚笑曰:“你那心在那里 ?”其人探诸袖中曰:“心也在这里。”
123、 一士人好打抽丰
一士人好打抽丰。其所厚友人, 巡按某处, 逆其必来, 阴属所司将银二百两, 造竏一副, 练绳一条, 用药煮之如铁。其人至求见, 辄怒曰:“我巡按衙门是打抽丰的 ? 可取竏练来, 解回原籍。”其人怒甚, 无奈, 比至境上, 解官喻曰:“这竏练俱是银造, 我老爹厚故人, 特为此掩饰耳目。”士人曰:“他还薄我, 若果相厚, 便打个二百斤银枷枷也得。”
124、一人父鼻赤色
一人父鼻赤色, 或问曰:“尊君赤鼻有之乎 ?”答曰:“不敢, 水红色耳。”其人赞曰:“近时尚浅色, 水红乃更佳。”
125、凡民间畜雄鸡者
凡民间畜雄鸡者, 必割其肾, 则鸡肥而冠渐落。或嘲廪膳生员曰:“尔好似割鸡, 有米吃, 身子不怕不肥, 只怕明日冠小。”
126、雕鸟哺雏
雕鸟哺雏, 无从得食, 搂得一猫, 置之巢中, 将吃以饲雏。猫乃立啖其雏, 次第俱尽。雕不胜怒。猫曰:“你莫嗔我, 我是你请将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