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涛谐史》上部
导读
《雪涛谐史》, 明江盈科撰, 原是“雪涛阁四小书”中的一种, 一百六十则。
江盈科( 1555—1605) , 字进之, 自号绿萝山人, 桃源人。万历壬辰进士, 历任长洲县令、吏部考功主事、大理寺正, 四川提学副使。文学方面, 崇尚性灵, 是“公安派”的一员健将。其诗“穷极新变, 物无遁情”, “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 袁宏道 《雪涛阁集序》语) ,少数诗作则以明畅、雅正见长。盈科为人为政温和中庸, 重友情, 常给人春风和煦之感。
江盈科热衷于笑话的辑集与创作。除《雪涛谐史》之外, 尚有《雪涛小说》、《谈言》。是谐谑史上少有的笑话作家之一。这几部作品之中, 《谈言》侧搜集前代笑话为主, 黄可、武恭、崔涯、张?、李东阳、李觏、李渊材、石动?等故事主角,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雪涛小说》则似以搜集民间故事为己任, 笑话主角多是“楚人”、“姑苏人”、“里中有病脚疮者”之类, 乡土气息颇为浓厚。
作为江盈科笑话辑集与创作的代表作, 《雪涛谐史》的素材多有取 自作者见闻者。故事角色多是 当代人, 有些还是作者的朋友, 如袁宏道、罗汝鹏、梁见龙、冯景贞、陈琮、罗念庵、轩月潭等。这种时代性, 在中国历代笑话集中, 可谓一大鲜明特色。当然, 《雪涛谐史》的时代性不仅仅是表现在素材的当代性上, 它同时还表现在它的讽刺性上。另外, 值得体味的是, 《雪涛谐史》与一般笑话讽刺的锋芒毕露不同, 它意存讽刺 ,但又辞气婉转, 这就与作者的人格相一致。“罗念庵”一则就颇有这种风致。且看: “罗念庵中状元后, 不觉常有喜色。其夫人问曰: ‘状元几年一个 ?’曰: ‘三年一个。’夫人曰: ‘若如此, 也不靠你一个,何故喜久之 ?’……”从这里确可读出江盈科的温厚之情。
以江盈科的致力笑话辑集和创作 , 以《雪涛谐史》让人笑又让人生温情的奇特品格, 《雪涛谐史》可称为“中华谐谑奇书第四”。
谐史
引
善乎李君实先生之言曰:“孔父大圣, 不废莞尔, 武公抑畏, 犹资善谑。”仁义素张, 何妨一弛, 郁陶不开, 非以涤性。唯达者坐空万象, 恣玩太虚, 深不隐机, 浅不触的; 犹夫竹林森峙, 外值中通, 清风忽来, 枝叶披亚。有无穷之笑焉, 岂复有禁哉 ? 余故于雪涛氏有取焉耳。冰华居士题。
第一集【题目为编者所加,下同】
1、陈君佐
陈君佐维扬人, 以医为业, 能作谐语。洪武时出入禁中, 上甚狎之, 常与谈兵中艰难。一日, 上问曰:“朕似前代何君 ?”对曰:“似神农。”上问所以, 对曰:“若不似神农, 如何尝得百草 ?”
上悟, 大笑。盖军中曾乏粮, 士卒每食草木, 上与同甘苦, 故云。
2、楚中有显者
楚中有显者, 其居室也, 常苦嫡庶不睦, 即宾客在堂, 往往哄声自内彻外。偶一词客谒显者, 值其内哄, 显者欲借端乱其听, 会应上悬鸠鹊一幅, 指谓词客曰:“君善品题, 试为老夫咏此图, 可乎 ?”客因题曰:“鸠一声兮鹊一声, 鸠呼风雨鹊呼晴;老夫却也难张主, 落雨不成晴不成。” 噫, 可谓捷才也已。
3、闽中吴小江, 督学楚中
嘉靖间, 闽中吴小江, 督学楚中, 所拔人胶庠者, 多垂髫士。士之已冠者, 计窘, 乃窃去头上巾, 亦为垂髫应试。吴公见其额上网痕, 遂口占一诗, 嘲之曰:“昔日峨冠已伟然, 今朝丱角且从权。时人不识予心苦, 将谓偷闲学少年。”一时传诵, 无不绝倒。
其后, 钱塘金省吾先生, 来督楚学, 所拔应试诸生, 多弱冠者。盖少年人 自才妙, 非以其年也。余邑一生闻其风, 遂割去须髯入试。及至发落, 凡四等生员, 皆应加扑, 割须者与焉。先生见四等人多, 不欲尽扑, 乃曰:“四等中生员, 齿长者姑恕之, 其少年不肯努力, 各扑如教规。”割须生竟得扑。其侪嘲之曰:“尔须存, 当得免扑, 奈何割为 ? 冤哉须也。”割须生亦复自笑。
4、赵大洲为宰相。
赵大洲为宰相, 气岸甚高。高中玄、张太岳亦相继拜相, 同在政府。高好雌黄人物, 张冷面少和易。大洲一日谓两公曰:“人言养相体, 要缄默, 似比中玄这张口嘴也拜相; 又言相度要冲和, 似比太岳这副面皮也拜相, 岂不有命 ?”此语虽戆直而近于戏, 然亦有助于义命之说。
5、四明丰翰林讳坊
四明丰翰林讳坊, 号南禺, 有口才。里中致仕驿承某, 绘一像, 具币请丰作赞语。南禺题其额曰:“才全德备, 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 中正和乐, 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弊。”丞读之, 喜甚。
时人莫测所谓, 或叩其旨。丰曰:“公不谙下文乎 ? 则其为人也, 亦成矣。”
又宁波县令, 遣吏向南禺索药方。丰乃注方云:“大枫子去了仁, 无花果多半边, 地骨皮用三粒, 史君子加一颗。”归以观县令, 令览之, 笑曰:“丰公嘲尔。”吏请其故, 令示之曰:“以上四语, 谓一伙滑吏耳。”南禺之巧心类若此, 然恃其舌好凌人, 时颇嫉之。
6、司寇王麟泉
司寇王麟泉, 闽人。初为余郡守贰, 性喜藏垢, 里衣皆经旬不洗换, 每与僚属宴游, 辄从衫裤上捕虱, 凡数枚, 纳口中。
余因忆宋朝王荆公性亦尔, 一日, 侍神宗殿上, 有一虱周旋其须, 神宗顾视数四, 同列亦皆见。比退, 公问同列曰:“今者上数顾不佞, 何也 ?”同列告之故, 公亟捕虱得之。同列曰:“幸勿杀, 宜有敕语奖之。”荆公问:“敕语应作何词 ?”一学士曰:“此虱屡游相须, 曾经圣览。论其遭际之奇, 何可杀也; 求其处置之法, 或曰放焉。”荆公大笑。然则苏老泉谓荆公面垢不洗, 衣垢不浣, 以为奸, 即幸而中, 然此政非以为奸也。
7、嘉靖间一御史
嘉靖间一御史, 蜀人也, 有口才。中贵某, 欲讥御史, 乃缚一鼠虫, 曰:“此鼠咬毁余衣服, 请御史判罪。”御史判曰:“此鼠若问笞杖徒流太轻, 问凌迟绞斩太重, 下他腐刑。”中贵知其讥己, 然亦服其判断之妙。
8、太仓王内阁荆石
太仓王内阁荆石, 性端洁, 不轻接引。王司寇凤洲, 性坦易, 多所容纳。其乡人曹子念为之语曰:“内阁是常清常净天尊, 司寇是大慈大悲菩萨。”人服其确。
9、一丹青家, 以写真为业
一丹青家, 以写真为业,然其术不工。一日, 为其亲兄写一像, 自谓逼真, 悬之通衢, 欲以为招。邻人见之, 争相问曰:“此伊谁像 ?”未有目为伊兄者。
或一人题于上, 嘲之曰:“不会传真莫作真, 写兄端不似兄形; 自家骨肉尚如此, 何况区区陌路人 !”见者无不发笑。
10、有两青衿者, 致馈其师
有两青衿者, 致馈其师, 一人用死猪头, 一人用铜银子。二师互相语, 其一曰:“门生姓游, 馈一猪头, 将来煮食, 尧舜其犹。”其一曰:“门生姓陈, 馈一封银, 将来交易, 尧舜与人。”
已而复各拟破题一个, 其一曰:“二生于二师, 为其不成享也。”其一曰:“二师于二生, 言必称尧舜也。”皆可谓善谑者矣。
11、世庙时, 严分宜窃弄国柄
世庙时, 严分宜窃弄国柄。适宫中多怪, 符咒驱之不效。有朝士相与聚谈曰:“宫中神器之地, 何怪敢尔 ?”一人答曰:“这怪是 《大学》上有的: 十目所视, 十手所指。安得不知 ?”
12、袁中郎, 讳宏道
袁中郎, 讳宏道, 与予分宰长吴二邑。中郎操敌悬鱼, 其于长安贵人, 一无所问馈。时阿兄讳宗道, 官翰林编修。予嘲中郎曰:“他人问馈, 以孔方为家兄, 君不问馈, 乃以家兄为孔方耳。”中郎亦复自笑。
13、内乡县李矴字子田
内乡县李矴字子田, 官翰林检讨。其弟名荫字袭美, 时方为增广生员。矴遗书荫曰:“尔今年增广, 明年增广, 不知尔增得几多 ? 广得几多 ?”荫亦答矴书曰:“尔今年检讨, 明年检讨, 不知尔检得甚么 ? 讨得甚么 ?”一时馆中相传, 靡不绝倒。
又长沙李相国西涯, 生一子, 有才名, 然颇好游平康。一日, 西涯题其座 曰:“今 日花陌, 明 日柳街, 应举登科, 秀才秀才。”乃郎见之, 亦题阿翁座曰:“今日猛雨, 明日狂风, 燮理阴阳, 相公相公。”西涯见之, 亦为发笑。此父子兄弟相谑也。
14、天顺间, 锦衣阎达
天顺间, 锦衣阎达, 甚得上宠。其时有桂廷皀者, 为达门下客, 乃自镌图书云:“锦衣西席。”
同时有甘棠者, 乃洗马江朝宗女婿, 为松陵驿驿丞, 亦自镌图书云:“翰林东床。”一时传笑, 以为确对。
15、常熟严相公讷面麻
常熟严相公讷面麻。新郑高相公拱属文, 多于腹中起草。世俗笑苏州盐豆, 河南蹇驴。二 相相遇, 高谓严曰:“公豆在面上。”严即应曰:“公草在肚里。”
16、吴中某尚书方沐浴
吴中某尚书方沐浴, 一客往谒, 以浴辞, 客不悦。及尚书往谒, 前客亦辞以浴。尚书题其壁曰:
“君谒我, 我沐浴; 我谒君, 君沐浴。我浴四月八, 君浴六月六。”盖四月八浴佛, 六月六浴畜。
17、新安詹景凤号中岳
新安詹景凤号中岳, 有才名, 善作狂语。中乡试, 筮仕, 由翰林孔目转吏部司务, 乃自题其居曰:“天官翰林之第。”乡人见之, 为注其下曰:“天官司务, 翰林孔目。”詹复添注曰:“这样官儿, 是笑胜哭。”
18、有中贵者
有中贵者, 奉命差出, 至驻扎地方, 亦谒庙、行香、讲书。当讲时, 青衿心厌薄之, 乃讲 《牵牛而过堂下》一节。中贵问曰:“牵牛人姓甚名谁 ?”青衿答曰:“就是那下面的王见之。”中贵叹曰: “好生员, 博邪乃尔。”
19、一上舍性痴
一上舍性痴, 颇工谐语, 选为府经历。一日, 有客拜其堂官太守, 帖写“眷生李过庭顿首拜”。
太守谓经历曰:“这位客我记不得他了。”经历谩应云:“这客怕就是那李趋儿。”太守大笑。
20、公冶长解禽言
公冶长解禽言, 一时孔子闻鸠啼, 曰:“此何云 ?”答曰:“他道‘觚不觚’。”又闻燕语, 曰:“此何云 ?”答曰:“他道‘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又闻驴叫, 曰:“此何云 ?”曰:“此不可知, 似讲乡谈耳。”嘲河南人。
第二集 20则
21、李文正西涯
李文正西涯, 请同乡诸贡士饮。一贡士谓他处有酒约, 先辞。文正戏曰:“孟子两句: ‘东面而征西彝怨, 南面而征北狄怨。’此作何解 ?”客谢不知。须臾, 汤至。文正曰:“待汤耳。”乃大笑而别。
21、黄郡一贫生
黄郡一贫生, 自标讲学, 其乡绅曰:“此子有志, 以一牛赠之。”贫生牵回, 其兄即收牛耕地, 生怒, 兄曰:“有无相通, 何得见怒 ?”生应曰:“谁叫你不去讲学, 也讨个牛。”
又一廪生亦自标讲学, 遇分膳银, 其为首者稍多取。生谓同侪曰:“彼多取, 尔好说他。”同侪曰:“公何不自说 ?”答曰:“我是讲学人, 不好说。”
吁 ! 二事虽微, 悉见假道学心事。先正云:“愿为真士夫, 不愿为假道学。”信夫 !
22、国朝新中进士,凡选馆者
国朝, 新中进士, 凡选馆者, 除留授翰林编检外, 皆补科道;其中行博士、推知, 皆拔其尤者,行取充科道。京师人为之语曰:“庶吉士要做科道, 睡着等; 中行博士要做科道, 跑着寻; 推知要做科道, 跪着讨。”
23、余邑太学罗汝鹏善谑
余邑太学罗汝鹏善谑。初游京师, 值早朝, 时百官已露立甬道, 诸资郎尚处庑下, 其侪相语曰:“百官业已露立, 我辈何为藏此 ?”汝鹏曰:“这是 《子平书》上载的: ‘官要露, 露则清高; 财要藏, 藏则丰厚。’”闻者皆大笑。
23、余同年进士梁见龙
余同年进士梁见龙、冯景贞、沈铭缜、沈何山, 俱浙江人。梁形长善谑, 冯中省解, 二沈系兄弟同榜, 其形皆短。一日, 四公相聚, 铭缜谓见龙曰:“梁年兄这样长, 若分做两段, 便是两个进士。”梁因答曰:“二位年兄这样短, 须是接起, 才算得一个进士。”冯景贞乃谓梁曰:“罔谈彼短,靡恃己长。”梁遂谓冯曰:“近来秀才, 只熟读一本 《千字文》, 便中了解元。”相与大笑。
24、姑苏有冯生讳时范者
姑苏有冯生讳时范者, 夙号名下士, 年近耳顺, 尚未得俊。其子名嘉谟, 年少有美才, 余甚爱之。至甲午岁, 嘉谟夭死, 时范始领北畿乡荐。姑苏士人作语曰:“冯时范死得, 却中了; 冯嘉谟中得, 却死了。”或以告余, 余不觉且悲且笑。
25、余邑一博士张宗圣
余邑一博士张宗圣, 工谈谑。会主簿游姓者, 滥受状词, 擅拷打, 有黑声, 张乃著一哑谜嘲曰:“小衙门, 大展开, 铁心肠, 当堂摆, 全凭一撞一撞拷打, 才有些取采。不怕他黑了天, 有钱的进来, 与你做个明白。”盖指油铺也。余邑油铺用木为榨, 铁为心, 引木撞榨, 油乃流出, 而其门不设枋闼, 故以喻游簿云。
26、余邑鲁月洲
余邑鲁月洲, 入资为鸿胪署丞, 未有扁其门者, 及李恒所亦入资为鸿胪, 郡守叶公扁其门曰:“鸿胪第。”月洲族弟鲁九乃云:“恒所既扁门曰‘鸿胪第’, 我家月洲当扁门曰‘鸿胪兄’。”闻者皆笑其巧。
久之, 李恒所与一富翁联姻, 下聘之日, 鼓吹盛作。座客问曰:“这是谁家喜事 ?”罗汝鹏答曰:“只怕是李鸿胪贪恋着人豪富。”盖取 《中郎传》“十里红楼”之句, 闻者为解颐云。
27、《蔡中郎传》中
《蔡中郎传》中, 人取冷语甚多。余所解颐, 有五六句。王?州强严东楼酒, 东楼辞以伤风。王云:“爹居相位, 怎说出伤风 ?”汪仲淹戏蹴?者云: “逢人且说三分话, 未可全抛。”刘季然衣短衣, 加裙三出, 人戏之曰: “季然张三檐纟散。”答曰: “三檐纟散儿在你头上戴。”又有人戏儒生作讼师者云:“读书人, 思量要做状。”皆冷语可笑。
28、黄郡一孝廉
黄郡一孝廉, 买民田, 收其旁瘠者, 遗其中腴者, 欲令他日贱售耳。乃其民将腴 田他售, 孝廉鸣之官, 将对簿。其民度不能胜, 以口衔秽, 唾孝廉面。他孝廉群起, 欲共攻之。时乡绅汪某解之曰:“若等但知孝廉面是面, 不知百姓口也是口。”诸孝廉皆灰心散去。乡绅此语, 足令强者反己, 殊为可传。
29、余邑徐广文二溪
余邑徐广文二溪, 性狂善谑, 有敏才。少时, 从唐万阳侍御游。一日, 灯下渴睡, 万阳呼之醒, 且出联句令答, 句云:“眼皮堕地, 难观孔子之书。”二溪对云:“呵欠连天, 要做周公之梦。”侍御大笑。
一日舟行, 值暑月, 天气凉甚, 舟人叹曰:“长江无六月。”二溪曰:“然, 过了五月, 就是七月。”舟人大笑。
及宾兴之次日, 将入督学衙门拜谢, 门者勒二溪银一钱, 方为报门。二溪与之银, 俟门者报后, 却走不欲入, 门者还其所勒之银, 乃入。事虽小, 殊足解颐。
30、《杨用修集》中载滇南一督学
《杨用修集》中载滇南一督学, 好向诸青衿谈性谈艺, 缕缕不休, 士人厌听之。及谈毕, 乃问曰:“诸生以本道所言如何 ?”内一衿对曰:“大宗师是天人, 今日所谈, 都是天话。”闻者大笑。
31、余乡有张二者
余乡有张二者, 佣力人也, 为人解绢赴户部。旧例, 解绢者皆用杂职。及张二皂帽投文, 户部斥之曰:“解官何为不冠 ? 亟冠来见, 否者加挞。”张二忙去买纱帽, 笑曰:“我本无心富贵, 奈富贵来逼人尔。”闻者皆笑。
32、国朝有陈全者
国朝有陈全者, 金陵人, 负俊才, 性好烟花, 持数千金, 皆费于平康市。一日浪游, 误入禁地, 为中贵所执, 将畀巡城。全跪曰:“小人是陈全, 祈公公见饶。”中贵素闻全名, 乃曰:“闻陈全善取笑, 可作一字笑, 能令我笑, 方才放你。”全曰:“屁。”中贵曰:“此何说 ?”全曰:“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中贵笑不自制, 因放之。
又见妓洗浴, 因全至, 披纱裙避花阴下, 全执之, 妓曰:“陈先生善为词, 可就此境作一词。”
全遂口占曰:“兰汤浴罢香肌湿, 恰被萧郎巧觑。偏嗔月色明, 偷向花阴立。有情的悄东风, 把罗裙儿轻揭起。”其他词类此者尚多。
及全病革将死, 鸨子皆慰全曰:“我家受公厚恩, 待百岁后, 尽力茔葬, 仍为立碑。”全答曰:“好好, 这碑就交在身上。”盖世名鸨子为龟, 龟载碑者也。
33、昔有官苏州别驾者
昔有官苏州别驾者, 过墓道, 指石人曰仲翁。或作诗讥之曰:“翁仲如何唤仲翁, 只因窗下少夫工;如何做得院林翰, 只好苏州作判通。”
余邑印公少鹤亦官别驾, 其门人张三涯于印前述此语, 印闻之谔然。张乃起谢曰:“师勿见嗔, 门人说的是苏州通判。”
34、本朝邢公讳宽
本朝邢公讳宽, 当放榜前一日, 梦至御前, 上命力士持爪扑之, 头破血流, 直至于踵。明日所司呈卷, 拟孙曰恭第一, 宽第二。成祖眼紈, 将曰恭二字, 读为一字, 乃判曰:“本朝只许邢宽, 岂宜孙暴。”遂以朱笔点宽姓名, 朱浓,自上透下, 遂如梦中流血之象。
先是邢宽未第时, 其郡守调之曰:“邢春元如不酸醋。”盖讥宽也。宽及第, 乃报郡守诗曰:
“邢宽只是旧邢宽, 朝占龙头夕拜官。寄语黄堂贤太守, 如今却是螫牙酸。”一时竟传其语。
35、吴中门子多工唱
吴中门子, 多工唱者, 然于官长前, 多不肯唱。一日, 吴曲罗节推, 同余辈在分署校阅文卷, 适夜将半, 曲罗命长洲门子唱曲, 其侪彼此互推, 皆谓不能。曲罗曰:“不唱者打十板。”方打一板, 皆争唱。曲罗笑曰:“从来唱曲, 要先打板。”同座皆笑。
36、宋朝大宋小宋
宋朝大宋小宋, 联登制科, 同仕京都。遇上元令节, 小宋盛备灯火筵席, 极其侈靡。大宋见而斥之曰:“弟忘记前年读书山寺寂寞光景乎 ?”小宋笑曰:“只为想着今日, 故昔年甘就寂寞。”
噫, 小宋亦人杰也, 其言尚如此, 然则人不能移于遇, 真难哉 !
37、余同年朱进士号恕铭者
余同年朱进士号恕铭者, 出宰金溪。适督学按郡, 将发考案, 召郡邑官长入见。及门, 有两儒生持二卷, 强纳朱公袖中, 公卒然纳之。及填按已毕, 督学问朱曰:“可有佳卷见遗者乎? 幸教之。”朱无以应, 遂出袖中二卷, 皆得补弟子员。朱出, 笑谓人曰:“看如许事, 莫道钻刺都无用。”
38、余邑朱广文号仰山
余邑朱广文号仰山, 官汉阳司训, 至八月, 寄书候其兄半山, 附致历日一册; 半山连揭数板, 直至九月, 笑曰:“好好, 喜得后面还有许多日子。”
39、余邑张斗桥为诸生时
余邑张斗桥为诸生时, 记名家旧文一篇, 入试, 遭文宗涂抹, 乃诉于学博文莲山先生。先生引戏词慰之, 曰:“昔苏秦父母诞辰, 伯子捧觞称寿, 叹曰: ‘好佳酿。’及季子亦捧觞称寿, 骂曰: ‘酸酒。’季子妻乃从伯姆借酒一觞, 复骂曰: ‘酸酒。’季子妻曰: ‘这是伯姆家借来的。’翁叱之曰: ‘你这不行时的人, 过手便酸。’”斗桥大笑。
40、汪伯玉以左司马致政
汪伯玉以左司马致政, 将归, 谓其乡人中书潘纬曰: ’天下有三不朽, 太上立德, 今已不能作圣;其次立功, 又非林下事; 其次立言, 又懒做文字。此归, 将就做些 曲子陶情而 已。”潘答曰: “这也是一不朽。”汪问之, 答曰:“其次致曲。”汪司马大笑。
第三集 20则
41、嘉兴一老布衣
嘉兴一老布衣, 平时自号清客, 书门对一联曰:“心中无半点事; 眼前有十二孙。”其邻人嘲之, 续其下曰:“心中无半点事, 两年不曾完粮; 眼前有十二孙, 一半未经出痘。”见者皆笑。
42、北人与南人论橄榄与枣孰佳
北人与南人论橄榄与枣孰佳, 北人曰:“枣味甜。”南人曰:“橄榄味虽辣, 却有回甜。”北人曰:“等你回得甜来, 我先甜了一会。”
43、有不识橄榄者
有不识橄榄者, 问人曰: “此何名 ?”人笑曰: “阿呆。”归托其妻曰: “我今食呆, 味佳甚。”妻令觅呆, 不得, 乃呵示其妻曰:“犹有呆气在。”
44、余邑孝廉陈琮
余邑孝廉陈琮, 性洒落。曾构别墅一所, 地名二里冈, 虽云附郭, 然邑之北邙也, 前后冢累累错置, 不可枚数。或造君颦蹙曰:“目中每见此辈, 定不乐。”孝廉笑曰:“不然。目中日日见此辈, 乃使人不敢不乐。”
亘史云:“此可入《世说》, 何云《谐史》乎 ?”
45、西安一广文
西安一广文, 性介, 善谑, 罢官家贫, 赖门徒举火, 乃自谑词曰:“夜半三更睡不着, 恼得我心焦躁;?蹬的响一声, 尽力子骇一跳; 原来把一股脊梁筋穷断了。”秦藩中贵闻之, 转闻于王, 王喜, 召见, 赐百金。
46、余同年进士沈伯含
余同年进士沈伯含, 善作雅语。余尝与伯含论曰:“李于鳞死, 其子孙遂绝, 所构白雪楼, 没入官为祠堂。大抵于鳞称一代才, 辄取忌造化如此。”伯含曰:“造化真是小儿。”余问云:“何 ?” 伯含曰:“于鳞几许才, 也惹他忌。”
47、黄杨树两年而长
黄杨树两年而长, 逢闰而索, 极难成材。余友罗汝鹏于斋头植此树, 指谓客曰:“看此物连抱, 便当锯造棺器待尽, 敢久恋人间耶 ?”闻者皆笑。
48、大理署中有火房者
大理署中有火房者, 年少, 貌颇秀, 入夏而瘠。余友蒋钟岳问曰:“奚而瘠 ?”对曰:“小人不宜夏。”比入秋, 其瘠犹前, 钟岳嘲之曰:“尔复不宜秋耶 ?”
49、理学家文字
理学家文字, 往往剿袭《语录》, 铺叙成文, 乃语人曰:“吾文如菽粟布帛。”杨升庵笑曰:“菽粟则诚菽粟, 但恐陈陈相因, 红腐不可食。”此足令藏拙者钳口。
50、宜兴县人时大彬
宜兴县人时大彬, 居恒巾服游士夫间。性巧, 能制磁罐, 极其精工, 号曰时瓶。有与市者,一金一颗。郡县亦贵之, 重其人。会当岁考, 时之子亦与院试, 然文尚未成, 学院陈公笑曰:“时某入试, 其父一贯之力也。”
51、贼是小人, 智过君子
语云:“贼是小人, 智过君子。”余邑水府庙, 有钟一口, 巴陵人泊舟于河, 欲盗此钟铸田器, 乃协力移置地上, 用土实其中, 击碎担去。居民皆纚然无闻焉。
又一贼, 白昼入人家, 盗磬一口, 持出门, 主人偶自外归, 贼问主人曰:“老爹, 买磬否 ?”主人答曰:“我家有磬, 不买。”贼径持去。至晚觅磬, 乃知卖磬者, 即偷磬者也。
又闻一人负釜而行, 置地上, 立而溺。适贼过其旁, 乃取所置釜, 顶于头上, 亦立而溺。负釜者溺毕, 觅釜不得。贼乃斥其人曰:“尔自不小心, 譬如我顶釜在头上, 正防窃者, 尔置釜地上, 欲不为人窃者, 得乎 ?”
此三事, 皆贼人临时出计, 所谓智过君子者也。
52、熊敦朴号陆海
熊敦朴号陆海, 蜀人, 辛未进士, 选馆, 改兵部, 复左迁别驾, 往辞江陵相公, 相公曰:“公是我衙门内官, 痛痒相关, 此后仕途宜着意。”陆海曰:“老师恐未见痛。”江陵曰:“何以知之 ?”陆海曰:“王叔和 《医诀》说得: ‘有通则痛, 痛则不通。’”江陵大笑。初, 陆海入馆时, 馆师令其背书, 回顾壁上影子, 口动须摇, 哄然大笑, 馆师曰:“何笑 ?”答曰:“比见壁间影子, 如羊吃草状, 不觉自笑。”馆师亦笑。
53、金陵平康有马妓曰马湘兰者
金陵平康有马妓曰马湘兰者, 当少年时, 甚有身价。一孝廉往造之, 不肯出。迟回十余年, 湘兰色少减, 而前孝廉成进士, 仕为南京御史, 马妓适株连入院听审, 御史见之曰:“尔如此面孔, 往日乃负虚名。”湘兰曰:“惟其有往日之虚名, 所以有今日之实祸。”御史曰:“观此妓, 能作此语, 果是名下无虚。”遂释之。
54、一士夫子孙繁衍
一士夫子孙繁衍, 而其侪有苦无子者, 乃骄语其人曰:“尔没力量, 一个儿子养不出, 看我多子孙。”其人答曰:“其子, 尔力也; 其孙, 非尔力也。”闻者皆笑。
55、罗念庵中状元后
罗念庵中状元后, 不觉常有喜色。其夫人问曰:“状元几年一个 ?”曰:“三年一个。”夫人曰: “若如此, 也不靠你一个, 何故喜久之 ?”念庵自语人曰:“某十年胸中, 遣状元二字不脱。”此见念庵不欺人处。而国家科名, 即豪杰不能不膻嗜, 亦可见矣。
56、一中贵见侍讲学士讲毕出左掖
一中贵见侍讲学士讲毕出左掖, 问曰:“今日讲何书 ?”学士答曰:“今日讲的夫子莞尔而笑, 曰: ‘割鸡焉用牛刀 ?’”中贵曰:“这是孔圣人恶取笑。”
57、曹公欲赘丁仪
曹公欲赘丁仪, 以目眇不果, 后悔曰:“以仪才, 令尽盲, 当妻以女, 何况只眇一 目。”此谓爱而忘其丑。英雄且然, 人情之偏, 不足怪也。
58、余乡叶月潭
余乡叶月潭, 须髯初白。或告之曰:“尊须也有一二茎报信。”月潭遂于袖中取镊摘之, 笑曰:“报信者一钱。”此语, 盖里中寻人招子也, 借用之甚当。
59、有顽客者, 恋酒无休
有顽客者, 恋酒无休, 与众客同席, 饮酣, 乃目众客曰:“凡路远者, 只管先回。”众客去尽, 只有主人陪饮。其人又云:“凡路远者先回。”主人曰:“只我在此耳。”其人曰:“公还要回房里去,我则就席上假卧耳。”
60、一个妇人, 青衫红裙, 口里哭着亲亲, 问他哭着甚人, 妇答曰:“他爷是我爷女婿, 我爷是他爷丈人。”盖母哭子也。其文法亦巧矣。
潘安仁云:“子亲伊姑, 我爷惟舅。”盖表弟兄也。此文法祖之。
第四集 20则
61、有卖酒者
有卖酒者, 夜半或持钱来沽酒, 叩门不开, 曰:“但从门缝投进钱来。”沽者曰:“酒从何出 ?” 酒保曰:“也从门缝递出。”沽者笑, 酒保曰:“不取笑, 我这酒儿薄薄的。”
62、一阃帅, 寒天夜宴
一阃帅, 寒天夜宴, 炽炭烧烛, 引满浮白, 酒后耳热, 叹曰:“今年天气不正, 当寒而暖。”兵卒在旁跪禀曰:“较似小人们立处, 天气觉正。”尝闻古诗云:“一为居所移, 苦乐永相忘。”信哉 !
63、浒墅钞关
浒墅钞关, 关尹于长吴两县, 分不相临;然以其钦差也, 两县见之, 必庭参, 关尹多不肯受。
其后一生来治关, 颇自尊, 不少假, 比及任满犹尔。吴令袁中郎笑曰:“蔡崇简拄了杖, 挂了白须上戏场, 人道他老员外。今回到戏房, 取了须, 还做老员外腔。”余大笑。
64、武陵一市井少年, 善说谎
武陵一市井少年, 善说谎。偶于市中遇一老者, 老者说之曰:“人道你善谎, 可向我说一个。”少年曰:“才闻众人放干了东湖, 都去拿团鱼, 小人也要去拿个, 不得闲说。”老者信之, 径往东湖, 湖水渺然, 乃知此言即谎。
少年在楼下, 会楼上一贵人, 呼曰:“人道尔善骗, 骗我下来。”少年曰:“相公在楼上, 断不敢骗;若上楼下, 小人便有计骗将上去。”贵人果下, 曰:“何得骗上。”少年曰:“本为骗下来, 不烦再计。”
65、有广文者
有广文者, 姓吴, 齿落耳缺, 又不生须, 一青衿作诗嘲之曰:“先生贵姓吴, 无耻之耻无, 然而无有尔, 则亦无有乎。”
其诗流入县官之耳, 县官一日同广文进见府主, 班行, 望见广文, 不觉失笑, 府主意不然, 乃于后堂白所以失笑之故, 因诵前诗, 府主亦复大笑。
66、多闻疑, 多见殆
多闻疑, 多见殆,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对云: 飞在天, 见在田, 确乎其不可拔潜。
此聋者与缺唇者相嘲。
67、有轻薄士人
有轻薄士人, 好弹射文字, 读王羲之 《兰亭记》, 则曰:“天朗气清, 春言秋景。”读王勃 《滕阁记》, 则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多了与共两字。”冥司闻之, 遣鬼卒逮去, 欲割其舌, 力辩乃免。
比放归, 行至冥司殿下, 口中辄云:“如何阎君对联, 这样不通: ‘日月阎罗殿; 风霜业镜台。’ 不信这阎罗殿有日月风霜耶 ?”
68、客造主人, 见其畜有鸡
客造主人, 见其畜有鸡, 殊无飨客意, 乃指鸡曰:“此禽有六德, 君闻之否 ?”主人曰:“只闻鸡具四德, 不闻六德 ?”客曰:“君若舍得, 我亦吃得。这是二德, 岂非六德 ?”
69、沈青霞重忤严分宜
沈青霞重忤严分宜, 遇害。其子三人, 皆逮系诏狱, 遂毙其二。第三子讳襄者, 号小霞, 在狱中, 工画梅, 诸中贵求为画梅, 时有赠遗, 借以不死。
久之, 分宜败, 朝议褒青霞忠, 遂官小霞, 除授临湘令。后人追论小霞狱中不死, 只吃着梅。罗汝鹏笑曰:“好到好, 只亏他牙齿不酸。”
70、余乡一老者 酒中戏谑
余乡一老者, 与一少年青衿, 酒中戏谑。少年每嘲其人衰老, 老者曰:“你毋见嘲, 谚曰: ‘黄梅不落青梅落, 青梅不落用竿戳。’”青衿曰:“你道着酸子, 谁敢动手戳他 ?”盖楚人目青衿为酸子也。
71、 一郡从事, 不谙文理
一郡从事, 不谙文理, 妄引律断狱。有僧令其徒磨面, 徒乃持面与麸, 走匿他所, 僧执而讼之。从事断曰:“这僧该问徒罪。”僧曰:“罪不至此。”从事曰:“你不应背夫逃走。”闻者皆笑。
72、宋时有显者
宋时有显者, 既归田, 语所知曰:“我们从林下看宦途, 知得滋味如此耳; 但不知死人住地下, 比生时较好否 ?”所知曰:“一定好。”显者曰:“何以知之 ?”其人答曰:“但闻林下人思量出去, 不闻地下人思想转来。”显者大笑。
73、武陵郑沅石馆余邑
武陵郑沅石馆余邑, 前一土井, 烹茶爨饭, 皆汲之。沅石笑曰:“馆此一年, 腹中泥, 可作半堵墙矣。”
又桃源人好以有齿磁盆盛茶米, 用木杵捣之, 名曰擂茶, 其杵长五尺, 半岁而尽。沅石笑曰:“桃源人活六十岁, 胸中擂茶杵, 可构三间小房子。”
74、京师缙绅, 喜饮易酒
京师缙绅, 喜饮易酒, 为其冲淡故也。中原士夫量大者, 喜饮明流, 为其性酸也。余僚丈秦湛若, 中原人, 极有量, 尝问人曰:“诸公喜饮易酒, 有何佳处 ?”其人答曰:“易酒有三佳: 饮时不醉, 一佳; 睡时不缠头, 二佳; 明日起来不病酲, 三佳。”湛若曰:“如公言, 若不醉不缠头不病酲, 何不喝两盏汤儿 ?”其人大笑。
太仓王元美先生, 有酒兴, 无酒量, 自制酒最冲淡, 号凤州酒。丁见白官太仓, 取凤州酒二坛, 馈秦湛若, 湛若开坛尝之, 问使者曰:“只怕丁爷错送了, 莫不是惠山泉 ?”
75、有进士形甚短
有进士形甚短, 初登第时, 同年笑曰:“年兄门下长班, 每月可减工食五分。”进士曰:“与众同例, 何得独减。”答曰:“过门巷时, 免呼照上, 亦损许多气力。”
76、有悍妻者, 颇知书
有悍妻者, 颇知书。其夫谋纳妾, 乃曰:“于传有之, 齐人有一妻一妾。”妻曰:“若尔, 则我更纳一夫。”其夫曰:“传有之乎 ?”妻答曰:“河南程氏两夫。”夫大笑, 无以难。
又一妻, 悍而狡, 夫每言及纳妾, 辄曰:“尔家贫, 安所得金买妾耶 ? 若有金, 唯命。”夫乃从人称贷得金, 告其妻曰:“金在, 请纳妾。”妻遂持其金纳袖中, 拜曰:“我今情愿做小罢, 这金便可买我。”夫无以难。
77、罗汝鹏多髯
罗汝鹏多髯, 年及强仕, 白者过半。一日, 赴吊丧家, 司丧者偶见之, 讶曰:“公年尚未, 何髯白乃尔 ?”汝鹏曰:“这是吊丧的须髯。”坐客皆笑。会余祖昆岳公, 九十一岁而卒, 汝鹏来吊, 乃慰家君曰:“奈何不请小儿医救疗, 遂至此耶 ?”家君不觉破涕为笑。
余举进士, 时报捷者索重赏, 家君贫无以应, 受困此辈, 殊觉情懑, 汝鹏慰之曰:“且耐烦, 养坏了儿子, 说不得。”闻者皆笑。
78、冯司成髯晚出而早白
冯司成髯晚出而早白, 人问曰: “公髯几年变白?”公捻髯良久, 答曰:“未记与黑髯周旋。”
79、庚子岁, 余差云贵恤刑
庚子岁, 余差云贵恤刑, 有同年造余曰:“兄乃得此远差耶 ?”余曰:“但琉球日本不恤刑耳,假令亦有恤差, 我乃为下得海矣, 安能到云贵 ?”盖恤差属刑部为政, 余时官大理, 故云。
80、有僧道医人同涉
有僧道医人同涉, 中流遇风, 舟楫危甚。舟人叩僧道曰:“两位老师, 各祝神祈止风何如 ?”
僧咒曰:“念彼观音力, 风浪尺消息。”道士咒曰:“风伯雨师, 各安方位, 急急如律令。”医亦复咒曰:“荆芥, 薄荷, 金银花, 苦楝子。”舟人曰:“此何为者 ?”答曰:“我这几般, 都是止风药。”噫, 庸医执疗病, 往往若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