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蝶花(学名:Cleome spinosa Jacq.),白花菜科醉蝶花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仙客咏醉蝶花5715C-1】
白花菜科,醉蝶花属;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花茎直立,两尺高度。
小叶五七枚,掌状复叶出。
总状花序长,花开先底部。
向上次第开,如蝶舞。
有花瓣之外卷,有花蕊之长露。
花球多色彩,飘逸又夺目。
仙客曰:果形圆柱。
【仙客咏醉蝶花5715C-2】
植株长得壮,花茎挺结实。六九月花期,恰逢酷暑季。
花朵盛开时,轻盈又飘逸。如蝶在起舞,翩翩有风姿。
此花蜜源多,蝶醉不飞起。布置在花坛,有趣又经济。
【以下这一组照片摄于2013年6月28日,古猗园】
醉蝶花
醉蝶花(学名:Cleome spinosa Jacq.):白花菜科醉蝶花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花茎直立,株高40厘米-60厘米,有的品种可达1米, 其茎上长有粘汁细毛,会散发一股强烈的特殊气味;叶片为掌状复叶,小叶5枚-7枚,为矩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花由底部向上次第开放,花瓣披针形向外反卷,花苞红色,花瓣呈玫瑰红色或白色,雄蕊特长;蒴果圆柱形,种子浅褐色。花期在6月-9月,其花茎长而壮实,花朵盛开时,总状花序形成一个丰满的花球,朵朵小花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非常美观。
中国无野生,各大城市常见栽培。原产热带美洲,全球热带至温带栽培以供观赏,也是一种优良的蜜源植物。
中文学名:醉蝶花
拉丁学名Cleome spinosa Jacq.
别称:西洋白花菜、凤蝶草、紫龙须、蜘蛛花
山柑科白花菜属
1形态特征
醉蝶花是一年生强壮草本植物,高1-1.5米,全株被粘质腺毛,有特殊臭味,有托叶刺,刺长达4毫米,尖利,外弯。叶为具5-7小叶的掌状复叶,小叶草质,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中央小叶盛大,长6-8厘米,宽1.5-2.5厘米,最外侧的最小,长约2厘米,宽约5毫米,基部锲形,狭延成小叶柄,与叶柄相联接处稍呈蹼状,顶端渐狭或急尖,有短尖头,两面被毛,背面中脉有时也在侧脉上常有刺,侧脉10-15对;叶柄长2-8厘米,常有淡黄色皮刺。
总状花序长达40厘米,密被粘质腺毛;苞片单1,叶状,卵状长圆形,长5-20毫米,无柄或近无柄,基部多少心形;花蕾圆筒形,长约2.5厘米,直径4毫米,无毛;花梗长2-3厘米,被短腺毛,单生于苞片腋内;萼片4,长的6毫米,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外被腺毛;花瓣粉红色,少见白色,在芽中时覆瓦状排列,无毛,爪长5-12毫米,瓣片倒卵伏匙形,长10-15毫米,宽4-6毫米,顶端圆形,基部渐狭;雄蕊6,花丝长3.5-4厘米,花药线形,长7-8毫米;雌雄蕊柄长1-3毫米;雌蕊柄长4厘米,果时略有增长;子房线柱形,长3-4毫米,无毛;几无花柱,柱头头状。
果圆柱形,长5.5-6.5厘米,中部直径约4毫米,两端梢钝,表面近平坦或徽呈念珠状,有细而密且不甚清晰的脉纹。种子直径约2毫米,表面近平滑或有小疣状突起,不具假种皮。花期夏末秋初,果期夏末秋初。
2产地生境
中国无野生,各大城市常见栽培。原产热带美洲,全球热带至温带栽培以供观赏,也是一种优良的蜜源植物。
3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性喜高温,较耐暑热,忌寒冷。喜阳光充足地,半遮荫地亦能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苛刻,水肥充足的肥沃地,植株高大;一般肥力中等的土壤,也能生长良好;沙壤土或带粘重的土壤或碱性土生长不良。喜湿润土壤,亦较能耐干旱,忌积水。
4、主要价值
园林
醉蝶花的花瓣轻盈飘逸,盛开时似蝴蝶飞舞,颇为有趣,可在夏秋季节布置花坛、花境,也可进行矮化栽培,将其作为盆栽观赏。在园林应用中,可根据其能耐半阴的特性,种在林下或建筑阴面观赏。
经济
醉蝶花在傍晚开放,第二天白天就凋谢,因此又叫夏夜之花,短暂的生命给人虚幻无常的感觉。这种醉蝶花原产南美热带地区,是非常优良的抗污花卉,对二氧化硫、氯气的抗性都很强;能美化环境,是非常优良的抗污花卉,在污染较重的工厂矿山也能很好地生长。还是极好的蜜源植物,能提取优质精油。
装饰
醉蝶花花梗长而壮实,总状花序形成一个丰茂的花球,色彩红白相映,浓淡适宜,尤其是其长爪的花瓣,长长的雄蕊伸出花冠之外,形似蜘蛛,又如龙须,颇为有趣。醉蝶花开放时,花瓣慢慢张开,长爪由弯曲到从花朵里弹出,其过程如同电影快镜头慢放一般。地栽可植于庭院墙边、树下。盆栽可陈设于窗前案头,应控制株形,勿使长得太高。
药用
全草:辛、涩,平。有小毒。祛风散寒,杀虫止痒。果实:民间试用于肝癌。
8植物文化
花语:醉蝶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