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耕读图欣赏
仙客咏渔樵耕读顺口溜
渔夫东汉严子陵,才高八斗有德行。
隐居不愿去为官,垂钓终老过一生。
樵夫汉武朱买臣,妻子嫌贫嫁他人。
砍柴为生家境贫,强自身,读书成侍臣。
舜耕于历山,访贤图原身。
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
苏秦刺股埋头读,在齐受业于鬼谷。
读书深夜打瞌睡,铁锥刺腿提神苦。
一份耕耘一份得,成名流芳到万古。
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大主业,渔樵耕读分别指捕鱼的渔夫、砍柴的樵夫、耕田的农夫和读书的书生 ,四业中以渔为首。典故的原形代表是:
渔夫是东汉严子陵,才高八斗,但一生不愿为官,多次拒绝曾经是同学的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的邀请,隐居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渔夫还有另一个代表是西周的吕望。吕望因钓而仕,严光以钓为隐。他们的“仕”与“隐”,分别象征中国知识分子所向往的“道之行”,与他们所坚持的“道之尊”。
樵夫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班固《汉书》记载朱买臣原出身贫寒,以上山砍柴为生,热爱读书。妻子不堪贫穷改嫁他人,他仍自强不息,不断学习。后由严助推荐,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侍臣。
耕所指的是舜耕历山的典故,舜耕历山的记载最早见于《墨子·尚贤下》: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相传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瓷器上常见的访贤图,其中舜的身边都有一头大象。
读所描述的是苏秦刺股埋头苦读的故事。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在齐国受业于鬼谷先生。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

